第4: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像。 新华社发

  位于湖北武汉市蔡甸区的野战国防园国防教育馆内,吴运铎铜像巍然耸立;雕像身后,6个大字金光闪闪——“把一切献给党”。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工人。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奔赴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奉命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在异常艰险的条件下,他带领工人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为前方部队制造急需的枪炮弹药。一次,在修复前方急需的炮弹时,雷管发生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指头,左腿膝盖被炸伤,左眼水晶体被炸破。但是,他知道前方急需弹药,等不及伤愈就回到兵工厂。抗战期间,他带领工人们研究改善武器装备,主持研制成功射程达540余米的枪榴弹和攻打碉堡的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7年,吴运铎奉命去大连建立引信厂并担任厂长。一次试验弹药爆炸力时发生意外,他被炸得浑身是伤。治疗过程中,他阅读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得到鼓舞和激励;为了伤愈后更好地工作,他努力学会了日文;当他能下地时,他便请示领导买来化学药品和仪器,将病房变成实验室,研制成一种高效炸药。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主持多项兵器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部队装备作出了重要贡献。离休之后,他应邀担任京、津、沪多所工读学校的名誉校长、许多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和一些刊物、群众团体的顾问,用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广大群众。

  他还撰写了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问世以来,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

  1991年5月,吴运铎在北京病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城事
   第4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第5版:民生
   第6版:阅读
   第7版:荆泉
   第8版:专题
时传祥: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净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麦贤得:钢铁意志 人民英雄
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滕州日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4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2021-06-22 2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