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再读《红岩》
~~~作者:张蕴岭 等
~~~作者:曹文轩
~~~
~~~—— 读《送你一颗子弹》
~~~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巍巍红岩 铮铮铁骨
—— 再读《红岩》

  每次经过红岩村,我就会想起《红岩》这本书,想起书中革命者的英雄事迹。这本书在三十多年前我读过一次,最近参加了一次“庆祝建党百年读红色书籍”的读书活动,再次阅读到此书,心灵再一次受到洗礼。

  第一次读《红岩》,那是我在读中学的时候,《红岩》全书共三十章,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他俩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特别是书中的江姐和小萝卜头,他们的英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他们的光辉形象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如那钢铁般巍巍矗立的红岩,一直矗立在我心中。

  江姐原名江竹筠,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时,强忍住悲痛,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最后,被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十指连心,那是何其的疼痛。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共产党人心中怀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锤头和镰刀砸碎万恶的旧社会,推翻压在穷苦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让穷苦人民翻身作主人,这是信仰的力量,这是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是对旧社会响彻云霄的有力宣告,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无限忠诚的表达。

  书中的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他短暂的一生是在敌人的监狱中度过的,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八九岁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到学校里去读书,但是,他是“政治犯”,敌人不让他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小萝卜头稍微大一点以后,就懂得了谁是坏人,谁是好人。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

  1949年小萝卜头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8岁。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一生非常短暂,还没有真正好好看过外面的世界,但他却在短暂的一生中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虽是一个小孩,却像一位巨人,用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红岩》一书着力于塑造英雄群像,他们中还有许云峰、成岗、齐晓轩、华子良、老大哥、老袁、丁长发、刘思扬、龙光华、余新江、双枪老太婆……再次阅读完此书,他们的光辉形象在我的脑海里变得更加高大,更加崇高。他们是巍巍红岩上的红梅花,不畏三九严寒,不畏千里冰霜,昂首怒放,朵朵放光彩,香飘云天外,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代表一颗红心;岩,代表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巍巍红岩,这一史诗般的称号,是他们的光荣象征。他们用铮铮铁骨,用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铸就了祖国今天的辉煌,他们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最悲壮的革命之歌。

  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祖国和人民永远将他们铭记在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城事
   第4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第5版:民生
   第6版:阅读
   第7版:荆泉
   第8版:专题
巍巍红岩 铮铮铁骨
《世界大势——把握 新时代变化的脉搏》
《没有街道的城市》
寻找弃婴生父母公告
活成自己的游击队
招租公告
滕州日报阅读6巍巍红岩 铮铮铁骨 2021-06-22 2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