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再读《红岩》
~~~作者:张蕴岭 等
~~~作者:曹文轩
~~~
~~~—— 读《送你一颗子弹》
~~~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成自己的游击队
—— 读《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一个单身女人的生活点滴记录,流畅的文笔间,跳跃着巨大的活力。我一个垂暮之龄的平庸老头竟然被这档青春文字迷恋,足见这个女子笔力的杀伤程度之深、驰骋领域之宽。

  在刘瑜看似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叙述里,有同宿舍室友,有大街上的老头,有电影、图书和咖啡。她的妙语连珠,不拘泥学术,不炫耀才华,用接地气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有腔调,看似杂七杂八,无病呻吟,实则是满荡荡的哲理感悟。文字间透露出的孤独和偏执,不造作反而很温暖,让人既感轻松又觉扎心。剪一段时光,截一段流年,这是她自己的悉心珍藏,值得我们去分享。

  这段流年时光,刘瑜只身在美国,生活单调,一个人,书、电脑、DVD,构成她典型性的一天。这孤独的生活却并没有让刘瑜感到难过。因为在她看来,每个人所能依靠的最终只有自己。她说:“你比想象的更自由,人生苦短听从自己,才是在这个偌大却孤独世界的唯一解药。”“与其纠结于远方并不存在的自由,不如就地发掘热爱的音乐小说,还有小妹妹的笑容。善待自己手上的每一寸时光,等到那注定的虚无从铁轨那头静静驶来时,闭上眼睛,呼啦一声干净利落的消失。”

  是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我也拥有我自己的那一座。父母尚在老家,女儿去了远方,注定不可割舍的亲情只有靠电话、微信这些信息化手段来缩短、拉近。年岁渐老,经营社会关系的技能一降再降。我于他人,已失去功利性的意义;周边的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像一块块的铁砂,他的行进方位、速度,只与磁性引力的方向、强弱相关。自己不过是太空里的一粒尘埃,不仅铁砂不会相向而行,即使我还有不甘心去追赶一场相撞,只不过是如梦幻泡影,更不要痴心妄想撞出火花来映亮寂寞。

  一座孤岛,挺好的!脱离不开的癌症也好,转瞬即逝的喷嚏也罢,我也学着多年不再深陷其中。守候着自己的孤岛,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少了油脂、酒精和闲言碎语的摄入,延年益寿且内心安宁;读几页书、吟两行诗、听那首老歌,黄金屋、颜如玉,诗情画意、自由情怀,应有尽有。

  这样的“度日如年”或“度年如日”,我与年轻有为的刘瑜有着类似的体系,叫我咋不迷恋这颗“子弹”?

  孤岛,并不是孤独。刘瑜说:“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这句话,令我振奋得拍案、站立,吓跑了怀里的小猫,拨通了电话原文朗读给在另一座孤岛的女儿。我说:孩子,我们招兵买马吧。在孤独中不气馁,努力朝着目标发来的召唤前进,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我们在自己的内心幻化出一支队伍,我们就不再是孑然一身。

  像刘瑜讲的那样,我拉起自己的队伍。虽然,我不可能拥有刘瑜这样的人生:哥大的才女,剑桥的讲师,哈佛的博士后,清华的教授。但,那种“度日如年”“度年如日”的感受,那种敢于原谅自己的挫折、孤单,原谅自己的敏感、焦虑和神经质的豁达,以及被唤起的疼痛与自豪,是一种与层次、经历、学术、地位无关的共鸣。她能活成一支浩浩荡荡、装备一流的正规军,我也能活出自己的游击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城事
   第4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
   第5版:民生
   第6版:阅读
   第7版:荆泉
   第8版:专题
巍巍红岩 铮铮铁骨
《世界大势——把握 新时代变化的脉搏》
《没有街道的城市》
寻找弃婴生父母公告
活成自己的游击队
招租公告
滕州日报阅读6活成自己的游击队 2021-06-22 2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