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坚持把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突出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证,奋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务实举措,召开了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万人会议,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九大工程”和52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奏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今年滕州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
扛牢政治责任,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继续巩固粮食大县地位不动摇,粮食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总产80万吨。二是提升耕地质量。突出抓好农田质量提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度投资1.9亿元的12.7万亩高标准农田已进入验收阶段,今年新争取了投资1.74亿元的11.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和1000万元的全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三是打好绿色增产组合拳。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对33万亩小麦统防统治。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6.6万亩,达到节本增效目的。四是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加强农机手减损意识培训,大力推广纵轴流收获机、精播分层施肥机、粮食烘干机等先进装备。6月4日,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山东省赛区比赛在滕州市开赛,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滕州麦收及夏收比武活动。
立足高质高效,推进主要农产品生产保障供给。一是推进菜用马铃薯深加工。总投资5.5亿元的正德康城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两个马铃薯鲜切菜项目快速推进,投资1.1亿元的龙阳镇马铃薯复配粉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80%。二是做大做强马铃薯品牌。注册成立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马铃薯产业发展联合体,完成省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编制规划。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滕州马铃薯科技文化节,“滕州马铃薯”入选“山东省十大地理标志品牌”。三是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集中连片规划建设大白菜、大葱、绿萝卜、毛芋头等6个万亩级特色蔬菜基地,建成草莓基地3个,面积800亩。姜屯、级索、界河、官桥等镇设施果蔬基地快速发展,有效保障了瓜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全面发展畜禽产业,加快生猪稳产保供。一是加快生猪产能提升。加大生猪稳产保供政策宣传,力争做到养猪场满负荷养殖。加快推进签约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力争羊庄、大坞、滨湖等镇规模化养殖场上半年形成存栏,官桥、姜屯等镇已签约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年内形成有效产能。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力争新建3-5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分解任务,压实责任,要求各镇全面完成新建、改扩建万头生猪养殖场任务,对完成1处新建或改扩建存栏万头以上养猪场的镇奖励10万元,养殖场每存栏万头奖励10万元。二是推进肉鸡等家禽生产。由广州牧汇多公司与市商业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春藤活禽精深加工及冷链配送中心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年底可投产。第一季度肉鸡存栏440万只,蛋鸡存栏113万只。三是发展现代高效渔业。实施总投资300万元的加州鲈鱼联合育种基地建设项目,可实现年出产加州鲈鱼水花6000万尾。
发展现代产业园,搭建高质高效农业发展载体。一是主动申请争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了方案编制,正等待省厅批复,力争填补我市没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白。二是引导鼓励各镇进行枣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龙阳、姜屯已完成枣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的编制,牧原养殖、天泽农业等5个百亩级智慧农业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三是启动实施大规模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滕州新格林数字化蔬菜工厂项目在丰谷云农的基础上,扩大到500亩高标准智能温室。同时,西岗镇投资6000万元建设45亩的蔬菜生产智能温室,浙鲁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东郭镇上黄庄村规划建设500亩智慧农业产业园,班墨里小镇、滕阳里龙田茶等一批高效农业项目正在实施。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做大做强新型经营主体。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深化产权改革,不断巩固、完善、提升改革成果,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作用,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现“政经”分离,推动村居集体经济的发展。二是培育产业主体。着力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