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让我们心生恐惧,甚至产生自卑,但如果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积极尝试,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战胜恐惧,获得自信,从而走向成功。
上小学的时候,我最为喜欢的便是上语文课,每节语文课上,我都会积极地举手发言。无论回答对与错,我都会被老师表扬激励认可。渐渐地,举手发言成了我的乐趣所在。
上了初中,感觉大不相同了。在强手如林的班级里,我的存在是那样微不足道,似有似无。老师的语文课依然还是那么生动有趣,老师的随时提问更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几次我都跃跃欲试地举起手,向老师投去期待的眼神,可当老师看过来时,我又猛地低下头,放下了手,我害怕答错后老师眼里的失望。每当我想张开嘴回答时,心底的那种害怕就会涌上心头,更害怕的还有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刺耳的嘲笑声。每次老师提问我时,我在心中已经确定了答案,但怕答错所以就默不作声。虽然语文老师说过:“答错不可怕,不会的我们再讲,如果都会了,那要老师教什么呢?”尽管如此,可是我始终克服不了心中的恐惧。我变得越来越胆怯了。
这种矛盾的心理,随着一次举手而烟消云散。那是一节《骆驼祥子》的交流课,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并回答,我看着书上划出的一道道波浪线,想发言的心按捺不住。但当我看到一只又一只手接二连三地举起,心里刚燃起的一线希望之火又在瞬间熄灭了。
看着别人顺畅自如地发言,我也渴望能像他们一样。举手的人越来越多,我时刻担心自己的想法会被人抢先一步发表,内心犹豫不决,额头急出了汗,手不住地揉搓,手心也已经微微渗汗,双脚不安地跺着地板。终于,在老师转头看来时,我坚定地举起了手,我的手笔直地矗立在“茂林”之中,显得是那样渺小。正当我以为自己毫无希望之时,突然看见老师眼底有一丝惊喜划过,随后我便被老师点到名字站了起来。
我缓缓站起身,板凳摩擦着地板,发出“吱吱”的响声,我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我努力让自己平复下来,略带忐忑地说着答案,磕磕绊绊地刚说两句,我的心就像受惊的小鹿般慌乱起来。“肯定要遭人笑话了”,我不住地想。我抬起头,看见老师认可的目光,意识随之拉回,那股力量从心底输向全身,解开了内心由恐惧与胆怯制成的枷锁,重新找回了失去很久的勇气和自信。当我回答完坐下后,看见老师露出了喜悦的微笑,并且当堂表扬了我。那一刻,我感觉如释重负,但更多的是许久未拥有过的成就与欣喜。
举起手的那一刻,我克服了内心积攒许久的恐惧,迈出了这小小的一步,却为我的初中生活添上了浓重的一笔,也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指导老师 宋成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