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忧愁忧思而作《离骚》,感慨道“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而当代社会则强调要融入集体,合作共赢。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要卓尔不群,更要学会合作。
“卓”意为超然独立,高明高超,“不群”则意味着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从屈原和渔父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人各有志,只要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走出光来,与众不同没什么不好。
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如太阳般耀眼夺目,虽说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但成为光更能实现自我价值。想要远方的风景就不能贪恋眼前的温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当课间很多同学在说笑打闹,总有人在奋笔疾书;当考场上有人焦头烂额,也有人下笔如有神。造成这一切的差距,就在于平时。没有人不渴望成功,当你付出时间,赌上尊严,为了目标不顾一切,拼一把,赢一次,至少,你哭过笑过奋斗过,苦过甜过拼搏过。生活从来不是水到渠成的童话,而是“有志者、事竟成”,真正的卓尔不群,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在理解他人观点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就像孔子说的“见贤思齐”,我们应当在学习他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是,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十根筷子却可以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如今快速发展讲究综合实力的社会,单打独斗是不可取的,而应讲究团队精神,合作才能共赢。
《论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学校里,老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完成多项任务。在工作单位里,也有下属和领导,整齐有序,虽说不会自学不行,但听讲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在当今社会,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学会与他人协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春秋时期的管仲与齐桓公,正是通过精诚合作,才成就了“一匡天下”的伟业。这启示我们,合作不是妥协,而是更高层次的智慧。
只有卓尔不群、学会合作,才能拥有更好的明天。相反,如果一味自说自话,自言自语,就会被社会淘汰。一个人脱离了团队就如同一滴水脱离了大海,很快就会干涸。是一颗宝石就应该闪烁,你忘了自己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了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在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像屈原那样保持高洁的品格,又要懂得与他人和谐共处。
卓尔不群不是让你我行我素,全然不顾他人感受,目中无人,而是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相比前人有所创新,正如鲁迅先生的名言:“跨过那站着的前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会合作有很多种方式,比如上网查阅,比如请教老师和长辈。卓尔不群、学会合作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要落实在具体行中里,体现在日常小事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只有将个人的独立性与集体的协作性结合起来,才能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真正的成功。个体的独立与群体的合作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在这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同时,懂得与他人协作。
青春的我们,要卓尔不群,更要学会真诚合作。 (指导教师 张善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