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从现在做起

滕州日报 2024年09月05日

  暑去凉来,秋意渐浓,又到了流感预防季。流感冬春季高发,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小儿、老年、慢性病等人群易发生并发症,提前预防很重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流感吧。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季节性疫情,并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大流行,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全球范围内每年感染流感的人数超过10亿,因流感造成的相关死亡人数达29万~65万。对于高风险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基础性疾病患者等),流感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20倍。

  

  怎样才能预防流感

  

  首先推荐每年9~10月接种流感疫苗。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推荐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孕妇、6~59月龄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重点场所人群,以及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此外,注意个人卫生习惯、讲究呼吸礼仪、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流感病毒感染风险。

  

  接触流感人群怎么办

  

  建议以下人群暴露后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预防流感,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且未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若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密切接触且在48h内,建议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人群,在接种流感疫苗2周内,如果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密切接触48h内,建议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人群,在该流感季已接种流感疫苗且超过2周,若与确诊或疑似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应谨慎评估风险,决定是否暴露后预防用药。

  

  得了流感后怎么办

  

  出现流感症状后,如果一般情况好、症状轻,可以居家观察,适量多饮水,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注意室内通风,与家人保持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在发病3~5天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并消退;如果是症状重,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和儿童、孕妇,出现高热、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精神差、呕吐腹泻等症状,则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流感患者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禁饮酒;宜食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均衡饮食;忌食甜腻食物,比如蛋糕、巧克力等,甜腻食物会助热生湿,加重病情;多饮水,以白开水为主,不建议食用果汁等饮品。

  枣庄市胸科医院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