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是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长篇哲理抒情散文,更是一首励志长诗。史铁生的经历久久地撞击着我的心,叩问着我的灵魂,引起思想的强烈共鸣。他将自己一生的苦难化为春风,温柔着人间,滋润了大地,无处不在。
合上书,史铁生坐着轮椅,时而远望,时而低头思索的一幕就出现在眼前,挥之不去。我慢慢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折服于作者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拖着残破的身躯进入地坛,他对人生、对“生死”问题进行了反复地思考、咀嚼和叩问,揭开生命的真相。
这篇文章被教育部选入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之中,可见文章的艺术性、文学价值和对现实的指导都很有意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下面四点。
一是文章文笔细腻优美,质朴而不失华丽,让人如沐春风。《我与地坛》的语言风格质朴,史铁生细腻生动的文字,如涓涓细流,表述了复杂的思考和情感。在描写地坛时,作者熟练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文学意象,文章可读性强,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第二,在描述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景物和事件中,使文章具有很强感染力,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文章描写了许多景和人,断壁残垣所显现出的历史沧桑感让史铁生充分感受到时间的永恒力量,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情,宇宙的浩瀚和历史的凝重,并且也衬托出了个人遭遇的无常和偶然。第三,文章用诙谐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述一个沉重的话题。作者一系列不幸遭遇,由起初的意志消沉,对生活失去希望,到后来正视。文字依然如春风拂面,平和淡然,字字句句透着悠闲释然。
二是通过对生命的感悟和深刻理解,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人受到启迪。他可以从开始无法面对的身体残疾到直面自己,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漫长的轮椅生涯让他的思绪沉淀下来,让他思考了生命的价值,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史铁生用他手中的纸和笔在文学路上撞开了一条道,开启了他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一生。如文中所写:“命运把我推到悬崖边,我就在这里坐下来,唱支山歌给你听。”经历了如此磨难,依然选择心怀梦想乐观向上。由此可见,他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三是通过细节心理描写,表达了对母亲的追忆和怀念,揭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真挚的母爱让人动容。文中母爱是隐匿和深刻的。年轻的史铁生遭遇不幸,只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日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不成想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母亲日日夜夜为他的不幸悲伤,为他的生活担忧。母亲因为害怕儿子伤心难过,默默承受着身为一个母亲的痛苦和不安,默默守护着他的儿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母亲去世后方知母亲的良苦用心,史铁生的醒悟忏悔更令人惋惜。从而提醒我们要懂得珍惜,珍惜身边的人,珍惜拥有的东西,珍惜健康的身体,珍惜当下。
四是面对苦难,史铁生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对待生命的态度,让人灵魂震撼。漫长的岁月里,史铁生经历了反复地折磨,但每当走进地坛安放自己,在似乎停滞的时间里与内心深处对话,淡然处之,探索人生意义,这就是他的坚韧所在。一次次战胜困难,探索生命的意义,用他自己的经历和写作为我们揭示了只要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每个人都可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坛。他的坚韧更是我们当下需要的可贵品质。
也许上帝没有赐你完美的相貌和健康的身体,也许人生路上你已经经历了许多挫折、失败,也许你对未来一片茫然。请你认真读完《我与地坛》,你会发现:它将会照亮你前行的道路,燃起你的希望之火,带你翻过万重山,伴你走过千条路,开启你的理想之门。它会告诉你要去接受岁月的伤,更要去仰望生活的光,这样生活才可能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