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热词感知中国信心与力量

滕州日报 2025年03月12日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国际社会持续聚焦中国两会,高度关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议题,也注意到“具身智能”“瞪羚企业”“投资于人”等新概念新提法。海外人士普遍认为,从两会热词中,人们更加鲜明地感受到今日中国的满满活力和勃勃生机,着眼长远又脚踏实地的中国必将为全球稳定发展注入宝贵信心和力量。

  

  热词一 预期目标

  

  5%左右——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之际,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5年设定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目标,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备受海内外关注。

  “这一目标反映了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心,也展现了中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决心。”德国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全球管委会联席总裁德普认为。

  

  热词二 收官之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致力于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在多个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体现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理念和发展模式。”几内亚《大众报》出版总监迪亚洛说。

  

  热词三 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年度工作安排和重点任务,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科技、高创新、高可持续性,将促进我们在中国本土发展,实现在华业务持续增长。”德国凯傲集团首席执行官史密斯说。

  

  热词四 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今年两会的焦点议题之一。“新质生产力”一词已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泰国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披差翁帕迪说,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并重,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国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热词五 具身智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一般而言,具身智能指将人工智能赋予机器人,使其成为“会思考的机器人”。

  “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体,具身智能将帮助重塑中国制造业。”波黑塞族共和国广播电视台记者沃伊诺维奇说。过去几天,她一直在关注中国两会,中国政府对前沿科技领域发展的重视令她印象深刻。

  

  热词六 瞪羚企业

  

  DeepSeek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扭秧歌,《黑神话:悟空》爆火“破圈”……在这些现象背后,是一批中国科技公司在世界舞台上迅速崛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

  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基础,具有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又一亮点。

  

  热词七 “一带一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墨西哥普埃布拉功勋自治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德拉罗萨说,“这一倡议不仅改善共建国家交通运输条件,还促进国际教育合作、技术转让和绿色发展。这样的开放型经济合作模式不仅让共建国家受益,也让全球化进程更加包容和公正。”

  

  热词八 投资于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投资于人”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投资于人”令《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谢里克·科尔茹姆巴耶夫印象深刻。他说,“投资于人”与“以人为本”“加快建设人力资本强国”等理念一脉相承。“投资于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出人才优势,同时有助于推动形成更具活力的消费市场,形成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