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在全国多地乡村,特色农产品正搭乘着直播电商“直通车”,运往全国各地。电子商务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吸引了众多人才返乡创业,成为加速乡村振兴的引擎。
商务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抖音电商数据显示,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抖音电商里挂车售卖农产品的短视频数量为1157亿条,直播间里农特产商品讲解总时长达3825万小时,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农特产包裹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的农货商家超过3.3万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今年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和专家会内会外共同就如何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当地人亲切地称她“梁掌柜”。从事电商多年,她将家乡的核桃、毛栗子、土蜂蜜、橄榄油等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梁倩娟表示,要明确专门主管部门或机构,负责电商产业总体规划、资源配置及部门间协调,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同时,鼓励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电商发展,对在电商销售规模、品牌建设、带动就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农村电商企业、合作社及个人给予资金奖励。
海南土糖有600多年历史,以海岛特产的一种甘蔗为原料,用传统技艺手工制成。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吴少玉说服丈夫姜龙吉放下上海的事业,毅然返乡创业,用新理念、新思路赋能家乡土法制糖技艺,建成了全省唯一一家有生产资质的土糖制作基地,并达到了出口标准。
吴少玉不仅把土糖产业发扬光大,还给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吸纳儋州市白马井镇周边村庄的困难群众和传统制糖技艺人进厂务工。
《2024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71亿单,平均每天有1740万单农特产品包裹销往全国各地。
“农村电商正逐步提高农户经营规模,促进农业产业链重要环节向乡镇下沉,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兼业收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说。
党国英认为,传统农业发展的痛点是市场导向作用受制于交易成本过高,造成供需错位。农村电商以用户兴趣为基础,能够将零散的农产品需求整合。“比如全国分散的桑葚,传统的大宗农商如果介入,交易成本较高,不容易开拓市场。而电商平台介入后,全国的小宗农产品变成区域性大宗农产品,就可以上规模,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