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深处的乡村,有诸多古老而温馨的民俗,而添孩子后分发糖茶这一传统,尤为令人难以忘怀。那是一种质朴的喜悦传递方式,承载着新生命带来的希望与祝福,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蔓延。
过去,当村里一户人家迎来新生命的降临,整个家庭便沉浸在莫大的喜悦之中。而这份喜悦,很快就会通过分发糖茶的方式,传递给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准备糖茶是个细致活儿,糖,多选用色泽晶莹的红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红糖可是稀罕物,代表着甜蜜与珍贵。大米小米都是自己晾晒的,带着泥土的质朴气息。将适量的米粮与红糖一同放入大锅中,不断地熬煮,空气中弥漫开一股香甜与米香混合的气息,那味道,醇厚而诱人,仿佛在宣告着新生命的美好。
分发糖茶的任务通常由家里身强力壮的男子承担,他们手提装满糖茶的大水桶,拿着铁舀子,挨家挨户地送上门。每到一户人家门口,无需呼喊,那独特的糖茶香气便引得屋里的人纷纷出来迎接。主人家满脸笑意,热情地招呼着,接过递来的水桶。分发者则熟练地用铁舀子将糖茶倒入各家早已准备好的碗盆之中,动作流畅利落。那糖茶如一股红色的暖流,缓缓流入容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此时,接受糖茶的人家也会送上真诚的祝福,或是对新生儿的赞美,或是对产妇的关心,欢声笑语在门口回荡。
孩子们更是对这糖茶充满期待,早早地守在家门口张望。兄弟姊妹多的早已兵分几路,去查看分糖茶人员到了哪道街,还有几家就到自己家胡同。便及早在家里翻箱倒柜准备好较大的容器,期待着能得到的多一些。一旦分发糖茶的人出现,便欢呼雀跃地围上去,眼睛紧紧盯着那铁舀子,盼望着能早点喝到香甜的糖茶。当自家碗盆里被倒入糖茶,他们迫不及待地端起,小心翼翼地抿上一口,脸上随即绽放出满足的笑容,那甜蜜的滋味仿佛能甜到心底,久久不散。铁舀子碰着搪瓷缸叮当作响,赭红的茶汤映着冻红的脸蛋。有皮实的直接伸手蘸着喝,让滚烫的糖浆在指间拉出晶亮的丝,急得分发人直嚷:小兔崽子,当心烫脱了皮!
这挨家挨户分发的糖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邻里之间情感的纽带。在那个并不富裕的时代,它拉近了村民们的距离,让大家一同分享新生命带来的喜悦。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样的场景在村里已渐渐少见,但那份关于糖茶的甜蜜记忆,以及其中蕴含的浓浓的乡情,依然深深烙印在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心中,成为乡村民俗文化中一抹温暖而独特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