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有个很“横”的父亲

李倩
滕州日报 2025年03月21日

  李格非是北宋著名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他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南宋尹穑曾云:“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足见其博学多才。李格非以善论文知名当时,其“为文以诚”“为文以横”的特点无不彰显着他的真性情。我们通常形容一个人很“横”,是带有贬义色彩的,指的是一个人做人做事蛮不讲理、很强横。纵观李格非的生平以及他的著作,李格非的身上有着不一样的“横”:治文时的洒脱豪迈,为官时的清廉耿直,替百姓除害时的嫉恶如仇。这种“横”是文如其人,是带着直率与倔强的为人处世与治学信仰。

  李格非的“横”是习文时的恣意洒脱、直抒胸臆。在《洛阳名园记》中,他尽显“横”态,在这篇散文中介绍了洛阳名园十九处,借描绘洛阳园林优美的景色,暗中寓意兴亡征兆。他目睹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营私,以小见大,借唐讽宋,由园林的兴废联想到洛阳的兴衰,由洛阳的兴衰又联想到国家的兴亡,由此大呼:“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又叹:“此得乎唐之末路是矣。”他抨击当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又担忧国家的命运,展现出了强烈的家国忧患意识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其文之“横”,个性洒脱,由此可见一斑。

  李格非的“横”是为官时的清廉高洁、刚直不阿。李格非在山东郓州做教授期间,生活很清贫,当时的郓州知州见他平日里甚是节俭,日子过得清苦,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李格非说:“老李啊,你这一天天过得太苦了,靠你那三瓜两枣的薪水,恐怕够呛,不如拿双份俸禄,减轻一下家里的经济负担。”李格非听后,立马义正词严地拒绝:“我做的工作,该拿多少就拿多少,多一分钱我都不要!”绍圣元年,李格非作为受知于苏轼的守旧派,并未受到革新派迫害,反而受到新党的青睐,委派新任,李格非不肯妥协,不攀附权贵,离开汴京,前往北方的广德军当了一名通判。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李格非做官很有原则,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他在官场上的“横”,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李格非的“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时的嫉恶如仇。他在江西上饶做官时,当地有一个专门给人算命的道士,经常妖言惑众、危言耸听,把百姓唬得一愣一愣的,聚敛了大量的钱财,在当地影响极坏。这个道士出门时特别喜欢乘车。有一次,李格非乘车出门办事,刚好路遇了乘着马车出行的道士,两辆车狭路相逢,互不相让。李格非得知对面坐着的是这个道士,当即命令手下把道士从车里拖出来,拉到路边叫他跪下,历数他的罪状,把他痛打了一顿,并驱逐出境。李格非性格中的“横”是对邪恶势力的痛恨,眼里揉不了一点沙子,看见不正之风,定要肃清正气,对伤害百姓的奸佞小人,更是要替民除害。

  耿介正直、守正清廉,做人做官讲究原则,敢于反抗权贵,是李格非真性情中流露出来的“横”。李格非的“横”,是对真理无畏的追求,对正义不懈的坚守,即便面对强权压迫,亦能挺身而出,捍卫心中的道义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