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滕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24年,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和工业倍增任务目标,认真落实“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部署要求,以“1523”工作思路为统领,纵深推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在“中华善城、现代滕州”强势崛起中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跨越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39.3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1.0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25.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实施类省市县重点项目达到262个,完成投资587亿元,超序时进度17个百分点,腾达特种合金丝、中材科技拉挤板等75个项目实现竣工。“一企一策”培育帮促成效明显,营收过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6家,“四上”企业达到1700家,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瞪羚”等高成长型企业109家。扎实开展“企业满园”三年攻坚突破行动,6个专业园区新建工业标准厂房28.7万平方米,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全国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成功入选国家级清洁生产整体审核创新试点项目。连续五年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成功入选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科技创新等13个全国百强县(市)榜单,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27位。

  产业发展积厚成势。“化机锂医数”五大主导产业集群实现营收902亿元,玻璃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国绿色建材典型集群,联泓新科上榜中国精细化工企业、中国新材料企业“双百强”,鲁南化工获评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腾达科技成为当年全省首家主板上市企业、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56个工业技改项目竣工投产,新认定省智能工厂、省级智能制造场景、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2家。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产业引导母基金,盘活低效闲置、批而未供土地7230亩,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5460亩,发行专项债券26.6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061亿元。

  改革创新亮点纷呈。纵深推进全省系统集成改革试点,3个国家级和7个省级改革试点落户滕州,“博物馆+夜市”一日游典型经验获中央改革办督察激励,机床产业发展、“爱心妈妈”创新做法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实施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国企营收增长6.5%。山东大学滕州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威智医药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惠分仪器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6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4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成功争获省级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入选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城乡建设协同并进。完成新建续建路桥工程23个,建成开放公园游园19处,荣获全省适宜人居环境奖。扎实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4个、道路7条、背街小巷51条,22个棚改项目实现安置区征收“清零”,8个区域3059户居民回迁新居,全城精致化品质提升迈出坚实一步。高质量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评估。“两环两连六场”“水连路通”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临滕高速、滕薛线竣工通车。西岗、木石实现全国百强镇位次前移,东郭、鲍沟、滨湖、姜屯入选全国千强镇。8个乡村振兴示范区、8个衔接集中推进区加速建设。小麦最高单产位列全省首位,“滕州马铃薯”荣获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滕粮善品”成为全省首个县域粮油公共品牌,获评全省现代农业强县。

  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完成民生支出92.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8%。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4亿元,跻身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县城十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3处,新增学位9000个,枣庄工程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稳步实施,夏季高考本科上线突破7400人。市中心人民医院新院建设有序推进,50个样板村卫生室、72个“中医阁”建成使用。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66亿元,新增幸福食堂100处、养老床位1000张,滨江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墨子科技文化城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安遗址、母祖山采石场遗址接连入选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微湖渔家”入选“好客山东”首批文旅市集。

  治理效能持续增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办理人大议案建议99件、政协提案272件。“高效办成一件事”成效显著,办理环节平均减少65%、审批时限缩短76%,获评全省首批“两个健康”示范县。优化社会面巡防快处机制,开展“零点”系列专项打击行动,盗抢案件同比下降24%,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和损失同比分别下降46%、5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e呼善应”智能社会治理模式入选全国数字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强工兴产、项目突破”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和工业倍增任务目标,以“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为抓手,以“1523”工作思路为统领,纵深推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攻坚行动,找准在重大引领性项目、招商引资和内涵式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民生事业、干部作风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攻坚突破的发力点,进一步推动“化机锂医数”五大产业转型升级、“工建农服旅”五大板块提质增效,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滕州篇章。

  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贷款余额增长14%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稳量提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聚焦提升产业能级,在实施重大引领性项目上持续发力。

  深入谋划筑牢发展支撑。紧扣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结合“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高标准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两新”、“两重”等项目策划,确保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230个以上,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深化重大项目专班制、重点项目专员制、重大工程(片区)指挥部制,加快鲁化新能源材料一体化、联泓格润一体化、交大智邦数字装备智慧工厂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竣工70个以上。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强化全流程服务、全过程管控,努力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推进格局。

  育强产业塑造集群优势。以两个“百亿级”龙头项目为引领,支持聚合顺新材料、杭氧气体等重点企业做大规模、拓宽市场,加快推动百万吨甲醇技改和高端光学树脂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集群营收突破540亿元。发挥“世界中小机床之都”发展规划引领作用,持续深化与国内外高端机床企业合作,强化威达精工、清峦福兴、山森数控等骨干企业支撑能力,着力推动冈田刀库、有荣机床、海鹏数控等23个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借助制造业基础优势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新赛道,力争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营收突破390亿元。围绕融入“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大局,支持中材锂膜、中科蓝天、北玻院复合材料等企业快速发展,推动欣旺达锂电池回收利用及新型储能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中星九州等3个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推动金晶科技导电玻璃、仁烁光能钙钛矿光伏组件、比亚迪风电及配套产业等项目全面开工,力争锂电和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突破75亿元。突出医疗康复一体化和康养辅具发展方向,建成运营康复中心,加快威智医药核素偶联、益康药业抗肿瘤新药产业化进程,力争新医药和医养健康产业集群营收突破30亿元。培植壮大嘉诺电子、恒瑞磁电等龙头企业,力争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营收突破35亿元。

  做强平台提升承载能力。纵深实施“企业满园”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推动“工业上楼”、打造“垂直工厂”,努力为项目落地提供肥沃土壤。发挥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主力军、项目建设主战场、企业培育主平台”作用,加快雷鸣车铣复合等50个工业项目建设,新建工业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以上,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开发区。坚持“以产兴城、先产后城、产城融合”,着力推进高铁新区建设,系统实施中央商务区、临湖片区等七大片区开发,加快沃达精密伺服压力机等53个在建项目进度,全力打造“中华善城新地标、产城融合新高地”。坚定不移推进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扩区增容,统筹抓好省道321改线、天然气专线新建等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打造现代化工新城。

  (二)聚焦增强发展后劲,在拓展招商引资和内涵式发展上持续发力。

  多措并举精准招新引强。抓实以链招商,发挥五大产业招商专班作用,瞄准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关键配套企业,完善细化“招商图谱”,按图索骥精准招引,力争中化学POE、锦事达锦纶拉丝、深能绿氢一体化、中创新航新能源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强化以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加强与央企、省企联系对接,全力推进腾龙高端冷精棒、汇川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配套加工、吉利二手车整备等项目落地见效。用活基金招商,发挥产业引导母基金撬动作用,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实现以投带引、招投联动。通过努力,确保签约开工过亿元项目180个以上,其中过10亿元项目30个以上、过50亿元项目5个以上。

  持之以恒助力企业蝶变。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扎实开展工业企业“8010”对标登高行动,支持茁彼母婴、尚品本色等企业扩规升级,力争营收过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以上。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筛选200家企业精准开展“一企一策”培育帮促,强力推动企业聚焦主业、放大优势、裂变发展,确保新增“四上”企业200家以上,总数达到1800家。以现代服务业为方向,加速推进服务业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鼓励发展首发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夜间经济,扶持壮大科技服务、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等科技创新型和功能配套型企业,着力培育康养、托育、家政、体育等朝阳产业,打造更适宜现代城市的服务企业集群。

  千方百计增强内生动力。推动中小企业以专破局、以精立业、以特求强、以新赋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80家,新增省级以上“瞪羚”等高成长型企业40家以上。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筛选10个自主创新项目、100个技改项目重点支持,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

  用心用情强化要素保障。全面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等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工具协同创新,努力让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深化财金联动,多样化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力争新增贷款200亿元以上、工业贷款40亿元以上。持续推进“亩均效益”评价,大力推行“标准地”供应,力争新增建设用地3000亩以上、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000亩以上。

  (三)聚焦完善城市功能,在加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

  做优城市品质。高标准完成城市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实施峙玉路、新兴路、微湖路等20个新建、续建道路工程,有序推进5个城中村改造和10个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确保往年18个棚改项目年底前上房安置。全面加强热源保障能力,完成高铁新区供热管线北线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通信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100个,实现千兆网全覆盖。构建“城乡充电一张网”,积极推进全域智慧充电项目,建成公用充电桩300台、充电站100座,争创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示范县。深入践行“公园城市”理念,实施黄安文化公园等4个景观绿化工程,新建游园和口袋公园5处,打造靓丽多彩的城市景观。

  畅通交通脉络。加快实施“两环两连六场”工程。积极推进济枣高铁建设,力争年底前龙岭路西延实现全线通车,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高质量建成古薛河绿道旅游公路,打造畅联古滕文脉、串联美丽乡村的文旅产业经济廊道。推动滨湖通用机场、滕州港区西岗作业区、铁路货场迁建等工程全面开工,力争年内完成鲁南国际干杂海货智慧物流港主体工程建设,加速构建“公铁水”联运大交通格局。加快界河、新薛河等“水连路通”项目建设,实施河道生态治理18.8公里,新建堤顶道路5.2公里,新建拦河闸坝12座,创建全国水利风景区先行区。完成县乡道大修45公里,建设通村道路98公里、通户道路68公里,完成农村危桥改造9座,促进市镇村路网有序衔接、互联互通,全力创建“四好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滕州两会
   第2版:滕州两会
   第3版:滕州两会
   第4版:滕州两会
   第6版:滕州两会
   第7版:滕州两会
   第8版:公益广告
54
发力“七个攻坚突破”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滕州篇章
20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20
滕州日报滕州两会4 2025-02-26 2 2025年0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