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序杨修元《九月丰韵》
朱绪龙
~~~王宏超 著 中华书局
~~~沈嘉荣、沈杉编绘 青岛出版社
~~~夏海 著 中华书局
~~~—— 读《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有感
钟芳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眼前身边即文章
—— 序杨修元《九月丰韵》
朱绪龙

  一部打印的散文书稿,沉甸甸的,像九月的田野。

  此前,这些文章曾在省市报刊发表过,作者是一位乡镇医院领导兼专业药剂师。今天,打开这部装订整齐的书稿,首先映入眼帘的“目录”,其表征,透露的正是作者其身份和职业的属性:百篇文章分类编排,类标醒目,条块分明,让人想起药房里一层层、一格格写有标签的药柜和药架。当然,药剂调治人的肉体,文章陶冶人的灵魂,二者资质各异,功能则相辅相成,足见医者“仁心”与作家“文心”有着内在联系,是息息相通的。不同的是,柜中药材和架上西药多是出自云贵青藏和名企厂家,而《九月丰韵》里的一篇篇文章,则是从眼前身边就地取“材”——

  在这里,无需舍近求远,不愁无“材”入题:一次出游,一件物什,一场好戏,一个好人,还有一个传说、一个节日、一个季节、一次断想,直至一事一议……这些普通的“一”字题材,散发泥土气息,又带有时代印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垂手可得。而以之为题材基数的百篇散文,除少数几篇涉及对象是神妖、名人、伟人、战争之外,绝大多数是眼前身边的凡地凡物、凡人凡事。事实上,相对于不凡而言,平凡,才是生活中的常态,是大多数。惟其如文,更能接地气,动人心,适合大众口味,恰如“土方治大病”一说。而如何让这“大多数”平中见奇,凡中出彩,使作品具备与之相应的历史深度和现实高度,题小旨大,“材”近意远,是许多作者——特别是散文作者为之追求的目标。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前苏联文豪高尔基的名言:“对象越平凡,诗人就要越崇高,才能从中抽出不平凡的东西来,使这不平凡成为完全的事实。”作家比一般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从一般人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里,发现其中的不平常之处,揭示其本质和意义,演绎成篇。本书稿的作者就已显现了这种素养和基本功力。难能可贵的是,在当前文艺思潮“邪风”未熄、“怪论”未止的今天,作者不为所动,依旧坚守初心,奏响主旋律,高唱时代歌,表达家国情,抒写人间爱,其中有一些篇章不乏较高审美价值。正所谓,“好药不在出处,贵在能对症除病;好文不在题材,美在会养心怡情”。阅读这些雅俗共赏、平易近人的短文,相信与作者同代读者会感之共鸣,青少年读者会觉之新颖,而对于有志于写作却苦于“写什么”的朋友,将会得到“眼前身边即文章”的启发和验证。

  其实,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眼前身边”正是作家成长的摇篮。几乎所有怀着文学梦的作者,都是从这座“摇篮”写进广阔绚丽的艺术境界,登上艺术殿堂的。对于拥有丰厚基层工作生活体验、又具备三十多年写作历练的《九月丰韵》的作者来说,读者有理由相信,根基于这座“摇篮”,也不会囿于这座“摇篮”,其成果不会止于“丰韵”,而更要向“风韵”的目标前进。

  暑热未尽时,作者携书稿登门,约予作序。予感其为文执着,以是共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城事
   第4版:民生
   第5版:社会
   第6版:阅读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眼前身边即文章
《古人的生活世界》
《中国老游戏》
《国学溯源》
用生命阐述古典诗词之美
滕州日报阅读6眼前身边即文章 2020-11-16 2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