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刘文强苏学锋出席 李健宗大全列席
我市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产地有准出 产品有标识 质量可追溯 风险可控制~~~
~~~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地有准出 产品有标识 质量可追溯 风险可控制
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做强马铃薯产业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刁文鑫) 除秧、去膜、采挖、包装……连日来,在界河、龙阳等镇,薯农们早早来到田间地头,忙碌着收获早春马铃薯。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采用四膜覆盖栽培的春季马铃薯已在4月上旬上市,采用三膜或两膜覆盖栽培的春季马铃薯4月下旬上市,最早比露地栽培的马铃薯提前上市45天左右。

  据了解,我市马铃薯拱棚高效栽培技术是全国首创,脱毒良种普及率达到100%,拱棚设施栽培面积达到2.4万公顷,生产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我市马铃薯购销服务设施完善,建成了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为依托,季节性临时批发市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目前,全市共建设恒温库100座,发展马铃薯中介运销组织8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发展界河镇、龙阳镇、姜屯镇、大坞镇马铃薯专业镇4个、专业村285个、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专业种植户8万余户;发展各类马铃薯专业合作社300余家,种植3公顷以上马铃薯的专业户达到210个。制定马铃薯标准化生产规程8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3万公顷,出口备案基地25处,36个产品通过了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形成了产地有准出、产品有标识、质量可追溯、风险可控制的马铃薯质量监管体系。

  今年,我市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的原则,加大马铃薯品牌建设力度,使其成为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同时,注重拓展马铃薯的文化内涵,做好文化创意、文化嫁接、文化包装、文化宣传相结合文章,攻坚突破马铃薯产业发展短板,真正将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专题报道
   第4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红色记忆
   第5版:民生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市委常委会议召开
坚持刀刃向内彻底整治顽瘴痼疾
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做强马铃薯产业
书香飘满园 阅读伴成长
滕州日报要闻1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做强马铃薯产业 2021-04-26 2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