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党史书籍时,让我经常感动的是:一些早期共产党员,接受革命思想后,在看到只有危险和牺牲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加入革命队伍,甚至他们被捕后也在狱中表现出了英勇不屈的革命意志、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这到底源于什么力量?我认为,那是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让早期共产党人产生了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无穷力量;正是信仰,为他们的生命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他们为了信仰,不怕把牢底坐穿,不惜牺牲生命。
下面,我讲这样一位滕州籍共产党人坚守信仰、英勇奋斗的感人故事。他是一个爱国学生,也是一位早期的共产党员;他是一位抗日灭顽的指挥员,也是一位身先士卒、赤胆铁骨的勇士;他短暂的一生,仅有24个春秋,却两次被捕,六年坐牢,宁可坐穿牢底,也要严守党的秘密;正当青春年华,大有可为的时候,他壮烈牺牲在灭顽战斗中,为滕州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就是鲁南著名抗日烈士——渠玉柏。
加入党的组织 两次被捕入狱
渠玉柏,字茂亭,化名渠新民、渠为之。1914年3月生,滕州市张汪镇皇殿岗村人。10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14岁考入滕县县立高级小学学习。1931年2月,考取了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简称“四乡师”,当时学校设在滋阳(今兖州)]。
渠玉柏不仅功课学得好,而且思想进步、寻求真理。在地下党组织的培养下,他于1931年8月经地下党员谷静默、孙铁夫介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四乡师的第一批学生党员。平时,除学习正课外,渠玉柏便暗中阅读进步书籍,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会等党的外围组织,采取向同学推荐进步书籍、组织文艺演出等方式,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四乡师地下党的工作非常活跃,因此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1932年4月,滋阳县国民党党部派警察将他及介绍他入党的两位老师一同逮捕,押送到济南,在监狱关押3个多月。国民党山东省军法会审委员会多次对渠玉柏提审,审问四乡师有关党的组织活动情况,为保全党的秘密,渠玉柏即使遭毒打也宁死不屈。国民党山东省军法会审委员会只好以渠玉柏年幼无知,准保释放回学校。回校后,校方却以涉及政治犯嫌疑为由,开除了渠玉柏的学籍。
渠玉柏随即返回家乡滕县,继续学习进步书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经中共滕县特支领导人王临之介绍,渠玉柏参与了中共滕县特支的活动,并负责青年团的工作。他经常留守在特支机关国民书店里,以卖书为掩护,秘密开展党的活动。1932年10月13日,国民党驻滕军队74师李汉章部以销售红色书籍为名派兵包围了国民书店。此时,渠玉柏正在楼上阅读抄写由江西寄来的党报,听楼下人声大乱,马上意识到有意外事情发生,立即用火柴将报纸点着。当余火还未燃尽时,敌兵数人冲上楼来,将他抓住,关进敌人旅部,连夜审讯。敌旅长假装温和的样子问道:“滕县共产党有多少人?谁是共产党员?你据实说出,就放你回家。”渠玉柏说:“滕县有没有共产党,我不知道。党员的名字我更说不出来。”敌旅长紧接着问:“你是和共产党一块儿做事的人,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吗?”渠玉柏说:“我不够共产党的资格,更没有和党员一块儿做过事!”敌旅长又问:“你不是共产党,怎么在你手里夺到赤色的书呢?”渠玉柏说:“书店里卖的书种类很多,我随便拿了一本,空暇时间读读,不知道是什么书。”敌旅长突然问道:“你在楼上烧的什么?”渠玉柏很从容地说:“烧的是擦桌子的旧报纸。”那旅长勃然大怒,拍着桌子厉声呵斥道:“你这小子很会对答,拉下去重打!”遂将渠玉柏按倒在地,重打数十军棍,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当场昏死过去。过了数日,有一反动军官又提审,装出“关心”的样子对渠玉柏说:“你是一个青年学生,年幼无知,受人蒙哄,把你拉进共产党。今被逮捕,受此痛苦。想来,你现在一定痛恨那些蒙哄你的人!”渠玉柏很干脆地说:“我是一个学生,光知道念书,没和共产党来往,也没受过别人的什么蒙哄。现在被捕,我冤枉死了。”反动军官听后说:“你不要隐瞒了,事实俱在,你不照实说也不行。你把滕县共产党的组织、党员姓名、住在何处,统统说出来,将功赎罪,就会放你回家。你想做事,旅部将重用你。”渠玉柏答道:“你问的这些事情,我一概不知道!”那军官威胁说:“你到现在还执迷不悟,把你送到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凶多吉少。到那个时候,你后悔也就晚了!”渠玉柏坚定地说:“我除了念书之外,什么事都不知道。把我送到总部,杀我的头,我自叹命短,没有什么好说的!”敌人软硬兼施,终无所获。后来,他们将渠玉柏押解到济南。1932年12月,国民党山东省军法会审委员会以渠玉柏为重要政治犯,宣布判处无期徒刑。
参加抗日组织 勇猛打击敌人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经党组织营救,渠玉柏得以获释出狱,再次返回家乡滕县。数年的铁窗生活,使渠玉柏的革命信念更加坚定,意志更加坚强。他满怀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一回到家乡,就东奔西走,以探望亲戚、同学为名,联络各地革命同志,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战场。东到滕峄边区,西至微山湖畔,渠玉柏终日来去匆匆,无一日在家安居。他到大赵庄、沃里村等滕县各地,联络了李乐平、王右池等人,商议成立农会等事宜。他和杨际元、渠朋等为了抗击日军的侵略,曾去夏镇与张新华、郑安良联络,后又与当时活动在湖西沛县的张光中、苗宗藩进行联络。
1937年11月,山东省委巡视员王见新和滕县党组织的李乐平等在善堌举办“农民抗日训练班”,渠玉柏不仅是积极参加者,而且是活动骨干,他用浅显易懂的理论以及亲身体会,向青年农民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抗日政策,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深受参训农民拥护和爱戴。
1938年4月,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建立,渠玉柏任政治指导员。在滕县境内的几次反顽战斗和对日军作战中,渠玉柏都亲临指挥,立下了战功。当时,日军的汽车队经常行驶在官桥岗头山的便道上,1938年4月的一天晚上,义勇队队长于公及渠玉柏率领10多名队员埋伏在山旁,天刚拂晓,日军的车队就由滕县开往临城,进入了埋伏圈。于公、渠玉柏等一声令下,万弹齐发,土制的手榴弹在日军的车队里“开了花”。日军集中兵力进行反扑,义勇军顺着十字河与之激战。这一仗,炸坏敌军车一辆,打死、炸伤日军数人,义勇队无一伤亡,大涨了士气。同样是在当年4月,渠玉柏接到群众报告,得知有个维持会驻扎在夏镇叶家宅子,他便带领义勇队30多人,从北辛出发,趁天黑直奔戒备森严的叶家宅子。渠玉柏借助人梯,第一个翻墙入院,打开大门,与队员们一起将熟睡中的维持会长和10多名维持会员连人带枪俘虏了,还缴获了日军的太阳旗、传单、油印机等物资,当夜返回驻地北辛。这个维持会的成员大部分是一般老百姓,只有极个别人是死心塌地的汉奸,经教育后,俘虏中有4人自愿参加义勇队,其余表示不愿为日本人卖命,都被放回了家。
1938年5月,沛、滕、峄三县抗日武装在善堌、南塘、凤凰庄一带会师,成立了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被编为第二大队,渠玉柏任二大队教导员。渠玉柏处处以老红军为榜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每有作战任务,他总是率队冲锋陷阵,在抗击日伪军、反顽反霸斗争中屡建奇功。1938年6月的一天,义勇总队命令二大队执行炸断滕北大桥的任务,于公和渠玉柏带领队员侦察地形,摸清敌情,预埋地雷、火力配置,并对进攻及撤退路线作了详尽布置。当敌军列队通过时,战士们拉响地雷,炸毁、炸翻车皮10多节,日军死伤数人。义勇队对日斗争一次次的胜利,很快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开,消除了一部分人认为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人民抗日救国、能战必胜的信心。
奉命东征转移 无惧血染沙场
1938年8月25日,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为保存革命力量、避开日军锋芒,奉命向抱犊崮山区转移,渠玉柏带领二大队担负掩护总队撤退的任务。当途经滕县徐庄境内的旱河子(今属山亭区水泉镇)时,遭到顽匪刘玉华队伍截击。经过激战,渠玉柏率部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但听到后边枪声很急,他担心部队秩序紊乱、战士失散,当即带领杨际元等5名战士返回增援,与敌人浴血奋战。这场战斗中,杨际元同志当场牺牲,渠玉柏身中数弹,腿和胳膊被打断,鲜血直流,陷入敌人重围之中。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渠玉柏坚贞不屈,誓死不降,最后不幸被俘。时值盛夏,天下着大雨,山洪暴发,惨无人道的敌人把身负重伤的渠玉柏装进麻袋、捆上石头,扔进了山涧的激流中……渠玉柏英勇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年仅24岁。
1996年,渠玉柏的家人在皇殿岗村翻建了老屋,室内墙壁上布展了烈士的革命事迹,陈列了烈士使用过的桌椅等,悬挂了省内外名人缅怀渠玉柏烈士的书画。2009年,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在滕州市烈士陵园为渠玉柏立了纪念碑亭,并在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内展示了渠玉柏烈士的英勇事迹。
英雄已经逝去,但是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滕州人民的心中。渠玉柏的一生尽管很短暂,但是却始终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绝不向敌人低头,宁可把牢底坐穿,也丝毫不吐露半点党的秘密。渠玉柏这种对党绝对忠诚、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信仰,一直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是奋斗100年的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赖和尊重的根基,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滕州共产党员、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定能从无数革命先烈的精神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单位:市委党史研究中心)
位于滕州市烈士陵园的渠玉柏烈士纪念碑亭。
渠玉柏烈士。
渠玉柏牺牲地旱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