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里再普通平凡不过的三尺讲台,对他来说,充满魅力。他将自己的生命与这三尺讲台永远融为一体。他的爱与快乐,也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融为一体。
爱党敬业是他的根本和灵魂,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低头默默耕耘,在教育事业的园地上,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勤勉播撒信仰火种,成了深受学生爱戴尊敬的好教师和学科建设的“领头雁”。
他就是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培训学院(滕州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书记范忠永。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1978年出生的范忠永,教学生涯是从2001年开始的。积极要求进步的他早在2000年5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三年几乎蝉联全部的奖学金,并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入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前身——二十四中。因工作突出,追求进步,对党忠诚,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他赢得了组织的高度认可,很快就走上了领导岗位,先后担任了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培训学院(滕州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书记。这是他当初的选择,也是他一生的选择。
泰戈尔曾这样咏叹:“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这是诗人对默默奉献者的礼赞。
在担任团委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期间,范忠永发扬奉献精神,甘当人梯,细致入微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信心不强的普遍现象,范忠永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多操作,引导学生通过专业技能操作激发学习兴趣、积累学习信心。
“他的课常教常新,不论深奥浅显,都要重新备课。我们跟着他能学到很多新知识。”电气工程系的吴磊这样评价范忠永。
“那次带学生军训,长途拉练到莲青山,有个同学不慎摔伤,范老师不顾疲累,亲自将其背下山送到医院……”学生工作处的杜志博感慨道。
“范老师每天晚上都要巡查学生宿舍,已经成了惯例。那时候,每次跟随他夜查都让我们又害怕又期盼,害怕是因为累啊,一趟下来几乎气喘吁吁;期盼是因为范老师知道我们学生清苦,常常给我们带点好吃的夜宵,最难忘滕州辣子鸡那味道,以后似乎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2007级学生会干部秦文峰想起那一幕,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他实行启发性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能力,因材施教,深入浅出;他实施教学改革,运用多媒体、投影等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谈起范忠永,与他共事多年的一位老领导如是评价。
但范忠永总是谦虚地说,这些都是自己工作的“本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在范忠永的鼓励、帮助下,一大批学生品学兼优、脱颖而出:胡修河被评为“全国最美中职生”,李金峰被评选为“大学生双创先锋”,花凯强获“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学生”……
坚定信仰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播撒火种
“人一定要有信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都要始终坚定地相信党、自觉地践行党章。”每次站上讲台,范忠永总不忘谆谆教诲。
范忠永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他不说大道理,而是把自己摆进去,说心里话、大实话。他的课堂给学生带来了一道道理想信念的精神大餐,在校园掀起了一次次学党史的热潮。正是在这平平凡凡的三尺讲台上,范忠永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彻底的理论力量、深切的家国情怀,在学生心灵中播撒信仰的种子。
“有个新来的同学不适应,产生畏学心理,他足足做了7天工作,终于让那名同学转变思想,开开心心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2005级学生王小玉提起范忠永老师感动不已。
范忠永每次给学生做工作都要讲讲党史,他鼓励学生,要在平凡、平淡中坚定人生的信仰,锻造坚毅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言败、不放弃。
关注范忠永微信的同事、朋友、学生都知道,他的微信名非常有特色,叫“一枚奔走的仙人掌”,更新的朋友圈内容永远都是工作动态。他在用行动告诉大家,自己就是沙漠里那株仙人掌,耐热耐渴,顽强向上。
一颗红心,一片丹心。多年来,范忠永一边督促学生学无止境,一边更是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把党的教育事业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自学本科和在职研究生学历,从理论上不断提升自己。他理论联系实际,笔耕不辍:《墨子德育思想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地域文化现代教育价值的思考》《高校思政教育针对性扩展性的探讨》《创新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探索》《家国情怀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分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一篇篇见解独到、鞭辟入里、饱含真情的专业论文相继在重点学术期刊重磅推出,也见证着范忠永对信仰的执着和对学生的热爱。正是在业务上坚持自我充电、钻研探索、学以致用,让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副教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一种爱叫“鞠躬尽瘁”
对教育的热爱深入到范忠永的骨子里,多年来,他像一台开足马力的机器,教书育人永不知倦。每一个清晨,他总是早早来到学院,每一个深夜,他总是要例行巡查一遍后才离开。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身影成了学院师生眼中一道永恒而感人的风景线。
同事们常说:“为了工作,范忠永经常处于‘拼命三郎’的状态。”
范忠永的爱人张巧回忆起两人相见的第一面时感慨万千,那一日,从校园经过的她恰巧看到正领着学生打扫卫生的范忠永。范老师拿着大扫帚一下一下地用力挥舞着。此后,这个形象多少年都留在她的记忆深处。
范忠永的家庭负担并不轻,上有八十多岁年老多病的父母,下有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一个14岁,一个还不足4岁),为了忙工作他不仅早出晚归,而且常常“连轴转”,无法顾及家人。为此,张巧心里不是没有想法,但同样身为教师的她,还是以最大的同理心和最深切的爱,回馈丈夫对梦想的追求。
范忠永被提拔为培训学院党总支书记时,恰逢师资力量紧缺,生源规模却急剧扩大,头绪繁杂,工作负荷大。面对紧迫的工作条件和现实的管理压力,范忠永主动提出承担责任最大、压力最强、工作最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
从此,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学生厕所下水道堵了,他带着人去疏通;学生楼前的草太高,他和同事亲自拔干净;学生家庭出现困难,他耐心疏导热心帮助……
范忠永对学生细致、严谨、真诚的管理,也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可,大家对于他或询问或责备或关爱的目光,常常只有一个字——“服”。
在他精心的管理下,学生处克服种种困难,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建立了学校团组织、出台了学生管理制度,稳住了学生工作局面,守住了校园平安和谐稳定的底线。天道酬勤,范忠永也收到了来自学院和枣庄、滕州两级市委、市政府的嘉奖,同时,不乏省级以上的荣誉: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十佳班主任、思政课优秀指导教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硕果累累,涵盖面广,含金量重。
“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谁也没有料到范忠永突遭意外。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范忠永创新开展工作,连续加班加点备课、制作课件,面向师生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4月13日下午,范忠永给学生上“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党史课,在讲课过程中,他感觉身体不适,仍强忍痛苦,坚持上完这堂课。没想到,上完课后,他就大汗淋漓地瘫在了讲台上……经过医院紧急救治,他被诊断为脑干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至今,仍昏迷不醒,徘徊在生死边缘。
范忠永出事后,所有认识他的领导、同事、朋友及学生都心痛如绞。他们眼含热泪地祈祷,呼唤着范老师早日醒来,早日回到他钟爱的三尺讲台!
一腔热血写春秋,忠心永驻堪为范。愿范忠永早日醒来,重返他挚爱的“杏坛”,那里,葱茏的桃李正笑迎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