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护“亲人” 值得我们铭记
—— 《中国医生》观后

  

  

  《中国医生》这部电影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刻画武汉4家相关的重点救治医院,以及后来与时间赛跑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的救治病患过程,以武汉医护人员和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这些白衣天使们不顾自身安危守护病人的故事。

  在这样一部伪纪录片中,情节与现实里的时间轴相呼应。演员所表现的细节和新闻播报中的历史画面,本身就含有意识形态,电影将这种意识形态全盘抛到观众眼前,让人置身医院感同身受。电影最开始的章节,显得紧张惶恐,许多病患都有气喘症状,金银潭医院的氧气瓶都不够用了。此时的镜头是摇晃的,病患们挤进金银潭医院希望得到治疗。2019年12月30日刚进入疫情状态,武汉整座城市是压抑的。2020年1月23日武汉全市交通暂时停运,此时的武汉宛如一座空城。电影中间的章节,情节虽起伏大,但却予人生生不息的感觉,像极了生命的延续。当武汉首位新冠肺炎确诊孕妇顺利产子时,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隔离病区的安静,新生儿的啼哭和不断因病逝去的生命形成互文,让笔者热泪盈眶。电影最后的章节则是自由呼吸的畅快,多了许多人气。2020年4月8日0时,武汉的通道管控正式解除。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哭了,他在所有医护人员面前,摘掉眼镜,拭去泪水,鞠躬致谢。而此时武汉的人们欢呼着,举着五星红旗送别驰援武汉的全国医护人员们。

  《中国医生》全片聚焦“中国医生”群像,用心记录抗“疫”期间生命的脆弱、医护人员的艰辛,细节之处感人至深。尤其张涵予饰演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是现实中的真英雄。他所在的这家医院从2019年12月29日开始转入感染患者,从那天起,这个武汉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的600多名医护工作者们开始了全员奋战。电影写实了张定宇虽然身患渐冻症,却依旧与命运叫板、奔走在抗“疫”第一线。他作为一院之长,是一位战斗者、指挥者,更是大家的“定心丸”。

  电影中为了真实呈现张院长因工作劳累不小心滚下楼梯的戏,张涵予亲身上阵反复试验,拒绝用替身,全力还原细节只因“院长才是真硬汉”。他不仅要与疾病抗争,处理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外的各种突发事件,甚至还要跟自己的命运叫板,当他拼了命争分夺秒地帮患者跑赢死神时,妻子却被确诊感染……

  不只是张定宇院长,电影中的那些“她”力量,比如袁泉饰演的ICU主任等巾帼白衣天使们,同样让人心疼。当她们脱下一层层连体的防护服、隔离衣,摘下口罩后,原本脸上完好的皮肤被口罩勒出了无数红印,两侧脸颊和鼻子的皮肤都磨破了。院长看她们疲惫,想让她们多休息一会儿,她们却说:“该交班了……”她们顾不上想那么多,还有许多病人在等着救治,她们唯一的信念就是与同事并肩作战,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辱巾帼英雄白衣天使的使命。

  电影中,有一幕刻画巾帼英雄形象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三位女医护工作者在合影比胜利手势。虽然她们满脸勒痕,却依旧被大家赞美:“姑娘们加油!辛苦了!很美!”她们脱下口罩,鼻梁和面部深深的压痕映衬出了青春最真的笑容。袁泉、梅婷、宋佳等优秀女演员,生动诠释了医务人员、流调员、检验员以及各行各业为抗“疫”努力奋斗的女性角色。她们展现了女性的强大与坚韧,凝聚起抗“疫”必胜的巾帼力量,守山河无恙,待春暖花开。因此,不同的观众会被不同医护人员的抗“疫”细节戳中泪点。该片没有炫技镜头,完全是朴素拍摄,正是这种朴素真实的场景,给人更直接的心灵洗礼,很多泪点和情绪都恰到好处。

  电影还带观众回顾了武汉的那段至暗时刻。人们苦中作乐,那时流行的抗“疫”歌曲《听我说谢谢你》《火红的萨日朗》《我们不怕》等,如今依旧振奋人心、余音绕梁。老百姓用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最让人过目不忘的自然是方舱医院的病人在医护人员带领下跳起《火红的萨日朗》舞蹈,使得病人们心态更积极,活动锻炼肺活量更大。用歌曲抗“疫”,白衣天使们可谓用心良苦。影片结尾,数不胜数的白衣天使们的抗“疫”照片,拼接成了“中国医生”四个字,个人与国家,从工作岗位层面扛起疫情防控的神圣职责,由此实现了必胜的决心,也是对“中国医生”在这场抗“疫”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致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城事
   第4版:民生
   第5版:社会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医护“亲人” 值得我们铭记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 冬奥村完成验收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五赛段赛况
热播剧《大决战》讲透了“人民的选择”
金牌保持第一序列 疫情力争“零感染”
滕州日报文体6医护“亲人” 值得我们铭记 2021-07-16 2 2021年07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