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翠 报道
本报讯 进入汛期以来,东沙河街道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力以赴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督导+责任”,健全防溺水有效机制。该街道成立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工作预案,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各村、中小学及幼儿园均成立相应组织,绘制16个相关水域图,标识了水域位置、面积、水深、责任人及联系电话,构建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联防联动防范机制,形成了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防溺水工作督查,对因履职不到位导致溺水事故发生的,依法对有关人员从重、从严处理,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宣传+培训”,营造防溺水浓厚氛围。该街道通过抢险应急演练、安全教育宣讲、张贴警示牌、悬挂横幅、发放《一封信》《告知书》等多种方式,加强防溺水自救互救等知识宣传教育。目前,累计设立反光警示标牌136个,悬挂横幅122幅,手持喇叭巡回宣传400余人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党政办公平台等发布防溺水信息50余条,开展以“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宣讲32场次,增强了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应急自救能力。
“技防+人防”,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该街道在重点涉水区域专门安装了太阳能红外线感应报警器,配备救生圈、救援杆,并充分保障防汛救援物资,配备编织袋2万条、水泥200吨、块石1300立方米,救生衣、雨衣和雨靴120套。在水塘、水库、河道等危险水域设立“一圈一绳一杆”等应急设施36处,在12处漫水桥交通路口备有沙袋。各村明确2名巡查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建立了5至10人的应急分队,并组织以机关青年干部为主的80人防汛抢险应急常备队,以各村民兵为骨干的120人抢险后备队。
“摸排+整改”,消除防溺水安全隐患。该街道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消除措施,由领导干部带队,组织各村、中小学、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定期对辖区涉水重点区域、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开展地毯式排查,共出动2000人次,排查隐患17处。同时,加强对摸排问题整改力度,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建立重点水域排查整治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确保整改到位,不漏一处,形成监管合力,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