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天色渐渐暗了。忽而觉察远山的电闪雷鸣,胆小的我习惯性地把耳朵紧紧捂住。双手背后的老师轻轻踱出木门,大家只得趴在桌子上,安静地聆听外面的世界发声。微风吹过,随即便打破了原有的寂静,雨丝轻飘至窗前,轻划出一道道水线,继而形成了一条条透明的弧。风声更紧,便逐渐打起鼓来,从有节奏的“滴滴答答”到惊心动魄的“啪啪啪啪”,直至缓慢到没了声响。我以为雨住了,便悄然打开红漆剥落的小窗,清风夹着点泥土气息迎面扑来,自然地深深吸了一口,直浸心窝,目及周围的景色是那么的清爽,树叶在风中轻柔呢喃,杈间的蜘蛛网悬着晶亮雨滴不时重重坠落,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在这嘈杂的世界里,雨总是静静的。大雨如约而至,好似都砸在了操场的黄土之上,响起一片片哗哗声,一丝丝夏日的热气亦瞬间升腾,流到低洼处又形成了一条条细流。慌乱间,匆匆挤进一处青瓦间的屋檐下猫着,此时发间已挂满了雨珠,偶有发尖的水滴由上到下地滑过脸庞,带着些许温热。檐下的水,不一地落在侧旁的水缸中,时而溅起的一朵朵花发出动听的“咚咚”声,而冲到地面的自然形成了大小的坑,冒出很多很多的小气泡,即消即起,更迭不止。而依在一侧门框的爷爷,手里拿起旱烟袋,一边看着瓢泼大雨,一边合着袅袅的烟气低头深思。
童年的雨天大都泥泞。街上的一小女孩顶着片芭蕉叶,光脚踩在羊肠小道上,泥滑滑的,水凉凉的,像是在给小脚挠痒痒。转角处,她弯腰摘下一朵野菊花,闻着淡淡的芳香,满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远处走来撑伞的一对母子,闲悠地漫步雨中,小心翼翼地跨过小水洼,木伞随之轻轻一转便雨花四扬了。放学归途,雨衣下的他和她一路说说笑笑,似乎有无尽的温婉甜蜜,身后只留下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
雨刚停,小院的那块木板照例漂了起来,在这浅浅的水中荡着。我们迫不及待地朝着彩虹的方向欢呼、雀跃,或把裤腿挽得高高蹚深水,或将纸船放在小细流上随波而去。这时的外婆仍是带着姐姐,一同前往村子南面的小山,身子一起一伏地拣起透明的地皮,一片两片,三片四片。当小簸箕堆满一层时,山脚下几户的灯光浸润在这淅淅沥沥的雨中,逐渐散发着落寞、温柔。
今天,又是一个细雨漫天的季节。小儿子透过窗台呆呆地望着天空,也许幻想着未来的日子,总认为时间过得太慢,希望快些长大。而他那凉凉的小脚,被妻子端上一盆热水暖到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