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渐浓,气温攀升,轻薄的大衣替代了厚重的羽绒服,和煦的春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惬意无比。春光不仅褪去了寒冷,也唤醒了万物,草木萌发,花开绚烂,楼下的山茶花、迎春花、梅花渐次盛开。爱花的人纷纷下楼赏花,原本寂静的小区忽然变得热闹起来。
光照强烈的时候,花朵的影子被明晃晃的光束映射在墙壁上,微风拂过,光影灵动,甚是可爱。这时候,赏花的人不约而同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曼妙的风景,定格于永恒。
楼下有一位年过花甲的大爷,他从不拍照,而是每天搬着小凳子坐在花间晒太阳、喝茶、吹笛子,怡然自得。当我们上班族步履匆匆走过花丛时,看到大爷悠闲从容的样子,总是艳羡不已,恨不能提早退休,也体验一下这种与花同乐的潇洒生活。
有一天,大爷坐在花间撑着一把伞,将身旁两株低矮的山茶花罩在伞下。我路过目睹这一幕,疑惑不已,天又没下雨,大爷为何撑伞呢?上前询问,大爷笑呵呵地说:“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阵风,前几天我观察到山茶花有凋零的趋势,便有点担心它们会被大风摧残,所以打伞护住它们,不忍心看到它们被吹落啊!”
原来大爷不仅爱花,更加懂得惜花,在他眼中,花是有生命和灵性的,理应得到世人的呵护与珍视。像大爷这样爱花的人有很多,但懂得怜爱花的“花痴”实属罕见。
直到读到冯梦龙《三言二拍》中的一则故事,我才发现原来爱花者还有比小区大爷更甚的。这则故事叫《灌园叟晚逢仙女》,文中的主人公秋先特别爱花,酷爱栽花种果,四处寻觅名花,日积月累,便有了一个大花园。园中花木繁多,一花未谢,一花又开,真的是四时不谢,八节长春。每逢有花绽放,他便欢喜不已,“或暖壶酒儿,或烹瓯茶儿,向花深深作揖,先行浇奠,口称‘花万岁’三声,然后坐于其下,浅斟细嚼。”
对花说“万岁”,可见花在秋先心中的地位之高,也表明了秋先对花的喜爱和珍惜之情非常深。除了对花说“万岁”,秋先的“痴”还体现在他对待花的方式上。倘若花朵凋零,他会伤心落泪,悲痛之中把花瓣收集起来,深埋长堤之下,谓之“葬花”;倘若花瓣有被雨打泥污的,他必以清水涤净,然后送入湖中,谓之“浴花”;倘若有花枝不小心被人折损,他必凄然伤感,取泥封之,谓之“医花”。
秋先一番待花的方式让人大开眼界,感人至深。寻常人爱花种花,多是为了赏花怡情和美化环境,少见达到秋先这样爱花境界的人。读完这则故事,再去赏花,我的心境竟有了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拍照发朋友圈,而是静下心徜徉花间,靠近欣赏每一朵花。这才发现,同一株树上的花看似一样,仔细一看却各有不同,各美其美,各自优雅。
虽说四季皆有花开,但具体到每一种花,其花期是非常短暂的。秋先总结道:“凡花一年只开得一度,四时中只占得一时,一时中又只占数日。熬过了三时的冷淡,才讨得这数日的风光。”倘若赏花的人都能想到这一点,就能在赏花的时候更多一份怜惜之情,或许也会像秋先一样对着眼前花说一声“万岁”呢!
万物有灵且美,值得我们用心深爱。爱出者爱返,我们对万物的爱终将回馈到自身,收获心灵的喜悦与精神的满足,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