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写在中国墨子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
2022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缅怀墨学大家暨前辈组诗
—— 写在中国墨子学会成立30周年之际

  费孝通

  

  英伦甫归肩大任,巨擘晚岁喜逢春。

  《江村经济》诠生计,《乡土中国》析人伦。①

  东夷文化孕诸圣,中华学术诉同身。

  夏族源出山东隅,墨子法禹正溯根。②

  

  注:①费孝通(1910-2005),江苏苏州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在自己的国家开展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开创性工作。其所著《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我国“人类学实地调查与理论工作发展的里程碑”之作。而《乡土中国》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改革开放以后,他先后对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既结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发展思路和具体策略,受到重视。先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②1992年,时任中央对台办主任杨斯德盛邀费先生拨冗参加在山东滕州举行的中国墨子学会成立大会,费先生到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称,为什么我国早期思想家孔子、墨子、孟子、孙子等都出在齐鲁之地,同意墨子是东夷人以及夏族源于山东半岛一带的说法。山东半岛地处中原华夏文化的边缘,既有中原华夏文化的因子,又有不同于孔子思想的某些特色,这样说来,墨子法夏就不奇怪了。会上,费先生被选为中国墨子学会首席名誉会长。

  

  

  季羡林

  

  世纪耆宿誉中外,平生著述不曾衰。①

  《大唐西域》印史补,新疆吐文佛记开。②

  “兼爱”“尚同”岂异旨,“墨翟”“鲁班”本同怀。③

  皓首究学真泰斗,虽辞“大师”裕后来。④

  

  注:①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幼时就读于山东大学附设文科高中,以考六个“甲等第一名”的学业成绩,获著名书法家、清光绪最末一位状元、校长王寿彭所书对联一副和扇面一帧。后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毕业后,被选送德国哥根廷大学,师从西克教授修习印度历史文化,并研读吐火罗文(当时,全球仅有二十几人通晓此种古文字)。十年苦读,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文革后期,出任北大副校长。一生著作(多系佛学及东方语言文字之学)宏富,计千万字之多,不及备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共三十册。

  ②1985年,由他主校的《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辩机原著)正式出版。其中不少史料,填补印度历史之所缺。又1975年,新疆博物馆副馆长李遇春持发掘于耆县千佛洞的、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一厚叠古书残卷到北京,诚请季先生解读。(当时,李副馆长已通过字样比堪得知残卷乃用吐火罗文抄写,又知偌大的中国唯有季先生一人懂吐火罗语言文字。)季先生确认,此乃一千多年前中亚地区吐火罗文书《弥勒会见记剧本》。此后,季先生用了十七年时间将这部“天书”全部译出,从而使吐火罗文在中华大地不曾坠失。

  ③季先生对墨学极为重视,时有所述。2004年,以九十三岁高龄撰成《华夏天竺兼爱尚同——关于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对话》(与郁龙余合作)一文。2008年(时九十七岁),题写“墨子鲁班,善国双圣”条幅,交时任滕州墨子研究中心主任的任守景先生代转中国墨子学会秘书处。

  ④进入千禧之年,季先生郑重宣布,“我要写文章,辞‘国宝’,辞‘大师’。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格、吴宓。”

  

  

  匡亚明

  

  大器从来出贫寒,战火余生岂言难。①

  “分道扬镳”为社稷,“殊途同归”自道山。

  曩昔尊儒知璺失,今兹补墨求瓯完。

  个中损益寻常事,放眼未来共斑斓。②

  

  注:①匡亚明(1906-1996),江苏丹阳人。早年参加革命,先后四次被捕,受尽酷刑而坚贞不屈。曾遭枪击,弹从口入,穿颈而过,却大难得救。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大众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华东政治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东北人民大学(后改名吉林大学)常务书记兼校长、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等职。有《孔子译传》《中国思想史》等著述。

  ②1991年,他在山东墨子学会成立大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说称,墨子和孔子思想、政治、学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体来说,一是“分道扬镳”,即他们的出发点不同,墨子是站在劳动人民方面的,孔子虽然也考虑人民的寒暖,但他更多是为统治阶级着想的。一是“殊途同归”,即他们都认为这个世界必须有个君主,能真正替人民办事,他们谁也没想到彻底地改变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我们过去对孔子谈得更多一点,而对墨子谈得少。现在可以补足这个缺点。至于谁好的多,谁好的少,今后可以展开讨论。

  

  

  蔡尚思

  

  躬操农牧知世艰,不使庸碌浸华年。

  敬畏中华思想史,勖勉上海科教园。①

  谠言“显学”翟公贵,恒念“兼爱”墨者源。②

  苦己利他孰堪匹,“天下为公”一脉牵。

  

  注:①蔡尚思(1905-2008),福建泉州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大师。出身普通农家,少时常年从事农牧劳作。1921-1925年,只身赴京自由听讲,并先后考入孔教大学国学研究科和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师从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希祖、陈大齐、陈垣等。又曾向太虚、蒋维乔问佛学,向章太炎问国学,向李石岑问哲学,向柳诒徵问文化史,向吕思勉、顾颉刚、范文澜、黄云眉问通史。先后任教于武昌华中大学、苏州东吴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全国解放后,一直执教于复旦。先后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中国思想史研究室主任、副校长等职。有《中国学术大纲》《中国古代思想史》《墨子研究》等著述。

  ②1991年,他在山东墨子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称,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价值最高的是墨家,而不是儒、道、名、法、佛等家。关于墨家思想的中心与范围,曾举出与他看法不同的十四说,认为墨子的中心思想是打破先天决定一切,如打破亲疏的血统观念的兼爱和打破贵贱、贫富、智愚、强弱等等宿命观念的“非命”。

  

  

  张岱年

  

  幼承庭训早励志,睿智开发求学时。①

  解读“十纲”非凡响,推尊“三哲”诚大师。②

  “非攻”“救世”趋正道,“摹物”“论言”探新知。③

  《论丛》序言真雄典,案头讽诵若《骚》《诗》。④

  

  注:①张岱年(1909-2007),原籍河北献县,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史大家。改革开放后出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中国文化概论》(与方克立合著)等著述。

  ②1991年,他在山东墨子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言称,在墨子十大理论(十纲)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中,最重要的就是兼爱、非攻。墨子讲非攻,反对战争,并且讲究守御之术,把德、力结合起来,把道、技统一起来,而不是像儒家那样把道、技分开来。这种学术现在很值得提倡。作为先秦时期三大哲人孔子、老子和墨子,各有其独到的卓越贡献,不过墨家之学有胜过儒道两家之处,这表现在它对自然科学和名辩之学的研究上。

  ③他还向大会提交自己的论文,论文称,我们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更应该研究墨子,大力发扬墨子的积极“救世”的人道主义和“摹物、论言”的科学精神。

  ④他为《墨子研究论丛》第一辑撰写序言,总括了上述见解,堪称典训。

  

  

  颜道岸

  

  学出名师入军籍,当年“状元”人称奇。①

  独钟“发绝”质均论,妙引“听瓮”声呐齐。

  更赞施“力”致“形奋”,不输“加速”占先机。②

  晚岁英发君知否,到处逢人解墨谜。③

  

  注:①颜道岸(1914-1999),山东滕州人,其父兰亭先生早年加入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爱国保民,又博通古今,深深影响道岸的成长。1935年,以山东省第一名的高考成绩,入清华大学,师从杨振宁之父杨武之教授修习数学。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西南联大、清华与北师大,后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以功勋教授名义进入(北京)装甲兵技术学院任教。(出于保密需要,其著述不便公之于世。)

  ②在教学过程中,他常对学员讲解《墨经》“发悬轻重而发绝,不均也”“力,形之所以奋也”诸条义理所在,指出前者系物之发断绝,乃头发微粒结构失均所致,后者则可与牛顿力之定义以及加速度生成相比拟。在山东墨子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发言称,《备穴》所记“听瓮”与近代声呐的科学道理是一致的。凡此,皆可谓真知灼见。

  ③1986年离休后,他积极投身于家乡滕州的“两个文明建设”活动中,曾建议在滕州建一所大学,并以垂老之躯亲归故里开办讲习班,宣传墨道,培育人才。

  

  

  王学仲

  

  “秉赋”“天授”复强奋,家教师授托阳春。

  书画神逸每撼世,诗文清雅足润身。①

  “滕州增辉”射斗牛,《墨子观染》耀乾坤。

  荣任顾问不辱命,汩汩荆流泻情真。②

  

  注:①王学仲(1925-2013),山东滕州人。祖籍琅琊(今临沂),其远祖与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同属一脉。其父一生从事教育,工书画,善诗文,浸润少年学仲之身心。弱冠,先后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和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吴镜汀、汪慎生、徐悲鸿、蒋兆和、李可染、黄宾虹、叶浅予、齐白石等名师。徐悲鸿曾亲题“秉赋不凡,盖由天授”横幅以赠。刺骨十载,终成大家。全国解放后,执教于天津大学,出任该校艺术研究所所长。有《夜泊画集》《王学仲书画集》《王学仲旧体诗集》《王学仲散文集》等行世。

  ②作为墨子故里的著名美术家,他曾绘《墨子观染》图幅,堪称神品、逸品。1991年,山东墨子学会暨滕州墨子研究中心成立,他挥毫题字“墨子先贤,光我鲁南。里籍显彰,增辉滕州”以祝。在担任中国墨子学会顾问期间,他满怀“播扬墨道,回报家乡父老”之赤忱,捐出平生收藏与创作的书画作品,建王学仲艺术馆于墨子纪念馆之侧,一时成为佳话。

  

  

  王裕安

  

  弘墨伟业亟推挽,行政学术两怡然。

  词典编纂尽原创,团队研讨多高端。

  目夷族裔仁义士,墨翟故里温良官。①

  夜阑披卷忆往昔,老泪纵横情何堪。②

  

  注:①王裕安(1939-2007),山东滕州人。曲阜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济宁师专教师,滕县师范教导主任,滕县一中校长,中共滕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滕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滕州市委副书记、滕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枣庄师专党委副书记、校长等职。创建枣庄师专墨子研究所并兼任所长,所选研讨课题多为目前学界公认的高端与争论未决者,其中《墨子大词典》(与孙卓彩、郭震旦合著),便为原创著述之一。

  ②裕安先生与本人先时屡有过从,惜未永寿。每念及此,不禁怆然伤怀。

  

  

  李绍昆

  

  湘西负笈浮槎游,为弘墨道频放喉。①

  教育立身称卓识,论议超群擢头筹。②

  矢志继绝彼异域,怀土遗骨我神州。③

  丘翟清馨铸魂魄,江河滔滔千秋侔。

  

  注:①李绍昆(1908-2014),美籍华裔学者。生于中国湖南永顺,土家族。台湾大学中文硕士,美国华盛顿公教大学哲学博士,为宾州爱丁堡大学教授。有《墨子——伟大的教育家》《墨子研究》《墨子十讲》等著述。退休后,积极参与美中墨子学术交流活动,多次自己或率团参加中国墨子学会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②在《墨子——伟大的教育家》一书中指出,墨子因材施教,将学生编在三个不同的科系。(1)能谈辩者谈辩;(2)能说书者说书;(3)能从事者从事。以现代大学分科言,第一组属于哲学院,第二组属于文学院,第三组属于理工学院。其见解可谓卓异而趋时。

  ③李先生晚年定居大陆,2014年终老于武汉。

  

  

  王赞源

  

  精研训诂利墨研,宝岛斯学幸有缘。

  讲堂亲授颖且久,学界弘宣微以玄。

  “贵义”理众必归正,“兼爱”用情总补偏。①

  谁谓“合著”未曾睹,长流清仪在人间。②

  

  注:①王赞源(1940-2011),台湾台中人。其祖籍山西太原。曾修习中医药学,后考入台湾师大中文系,师从著名学者李渔叔等,毕业后留校任教。有较深厚的文学、音韵、训诂功底,开设墨子课程。更将墨子“兼爱”“贵义”等思想理念,转化应用于企业管理方面,可谓开风气之先。

  ②他是较早与大陆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在台学者之一。2005年,以个人名义向山东大学图书馆赠送台湾学者严灵峰所编《墨子集成》一套46册。有《墨子》《新编墨子》(与王冬珍合作)、《墨经正读》(与姜宝昌、孙中原等合著)等著述。惜乎他未能见到合著出版而遽然辞世。自1996年起,他几乎遍参中国墨子学会主办的历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其弘墨心志之笃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广告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缅怀墨学大家暨前辈组诗
滕州日报荆泉7缅怀墨学大家暨前辈组诗 2022-03-09 2 2022年03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