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COFER中占比创五年以来新高。观察人士认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信任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发展成绩世界瞩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强大支撑。
去年,中国经济增速达8.1%,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尽管面临需求收缩等压力,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仍非常亮眼,人民币国际化极具发展潜力。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印尼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会实现更大跨越。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中国经济学副教授柯阳(英文名扬·克内里希)表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重要性持续上升以及中国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的重要性也将继续提升。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连续数年成为多个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多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2021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近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3%。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多国家把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以避免不必要的外汇风险。
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1年中非双边贸易总额达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指出,在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大多数非洲国家将与中国开展更大规模贸易,也将更多使用人民币开展业务。
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说,目前中国已与多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未来人民币必将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扮演更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