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昊 报道
本报讯 5月17日,市政协组织开展“全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专题协商活动。市政协主席薛登峰,副市长张晓翠,市政协副主席杜孝玺、乔令梅、邢孟航、黄玉传、董鸿洋,市政协党组成员张子玉,市政协秘书长秦修杭参加活动。
与会人员实地调研了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人民医院、姜屯中心卫生院、姜屯镇沙东村卫生室等现场,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了我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在随后召开的专题协商会议上,市卫生健康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中心人民医院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工作汇报,部分政协委员围绕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了发言,并提出意见建议。张晓翠就持续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融合、创新、升级进行了安排部署。
薛登峰在听取汇报和发言后讲话。他指出,医共体建设本质上是一场体制性变革、结构性调整和格局性重塑,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共识变为行动自觉。坚持“赋权”和“用权”相结合,推动监督管理者向服务保障者转变;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推动治病为中心向防病为中心转变;坚持“外引”和“内联”相结合,推动服务共同体向利益共同体转变。全市各级政协组织特别是专委会及界别委员,要充分利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政协委员协商议事厅、镇街政协委员联络室等载体,把政协联系服务群众优势同强化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结合起来,努力把市委关于医共体建设的主张转化为全体政协委员的共同意志,转化为界别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广大群众对医共体建设工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
薛登峰强调,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是解决基层医疗体制问题的一项重大探索,对加快医改进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市政协将持续关注医共体建设进程,定期追踪协商成果落实进度,针对落实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延伸协商式监督链条,适时约请委员、专家和有关部门面对面恳谈、实打实协商,切实推动全市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让基层群众获得更多便利和实惠,以优异改革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