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君 黄艳
宗亮 报道
本报讯 初夏时节,行走在荆河街道,处处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景象:投资10亿元的威达重型高端智能数控机床制造、投资5.6亿元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四期、投资3.8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投资2.1亿元的中天家居智能制造扩建、投资1.6亿元的中科天祥精工智能环保设备生产及研发、投资1.3亿元的高端木门研发及配套、投资1.1亿元的山东一唯智能工厂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1至4月,该街道克服疫情冲击,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21.1%,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逆势上扬。
这些数据和成绩的取得,是荆河街道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工作机制,打造“在荆河·我来办”为企服务品牌,实现思想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有力见证。荆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文良说,在荆河街道,只要企业和项目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立即主动行动,力求诉求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全员化下沉帮包,让我来办。荆河街道地处老工业区、老商业区、老城区,是全国重要的机械机床智能制造基地、鲁南地区商贸流通中心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项目众多。为更好地为企业、项目服务,该街道成立以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任组长,全体领导干部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服务项目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在荆河·我来办”为企服务工作专班,实行“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套专班、一包到底”的办法,28名科级领导干部变身服务专员,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下沉一线,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进企业、进项目、进车间、进工地,当好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政策宣讲员、事务代办员、安全监督员。该街道把帮包企业、项目人员的照片、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进行亮屏公开,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形成一切围绕企业和项目转、一切盯着企业和项目干,大抓发展、抓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全方位解决诉求,马上就办。该街道建立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诉求征询和问题收集机制,领导干部每周至少向企业、项目征询一次问题。问题征询范围主要包括企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对征询到的问题,确定分类标准,建立问题台账,逐一销号。对政策明确、能依据政策库作出答复的咨询类涉企事项,就地受理、就地解决、就地反馈;对不能当即答复的求助类、建议类、投诉类事项,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或市级反映,并蹲住靠上、帮办代办,直至问题解决,全面搭建快速受理、马上就办服务模式,真正让企业和项目安心、顺心发展。截至目前,通过各类载体和平台累计受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转型升级、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政策咨询等方面的诉求、建议120余件次,全部办结到位。
全生命周期服务,办就办好。“我们用‘五比五看’当好助企发展的‘店小二’和项目推进的‘服务员’”,荆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涛介绍,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开工再到竣工投产,实行“一包到底”“一条龙”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帮包企业和项目上,比工作标准,看自我要求严不严;比工作态度,看担当尽责真不真;比工作精准,看谋划落实细不细;比工作质效,看说话办事实不实;比工作节奏,看思想行动快不快。疫情期间,街道组织人员上门为企业办理接驳证1000余件次。在快递停运的情况下,派人驾车赴青岛取回外国公司邮寄给腾达不锈钢的商业函件,帮其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复工复产后,街道以快补损,为威达重型高端智能数控机床制造项目先后解决染山路打通、供水、供电、通讯线路铺设等影响项目施工的一系列“卡脖子”难题。目前,8万平方米的5G+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厂房钢构框架已安装完毕,8月份将如期完工投产,对我市打造千亿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