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韦德文
我市工业经济捷报频传:一季度,全市新纳统技术改造项目10个,累计在库技术改造项目67个,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8.7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累计完成16.8亿元。
这一成绩的取得,工业企业技改功不可没。近年来,我市按照“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的总部署和总要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全力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
项目带动
增强投资动能
重点技改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也是撬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各工业企业积极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改项目,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尚品家居实施工业4.0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实现了产品设计、订单处理、原料管理、自动生产、仓储物流全程“网上”智能化运作,成为全国首个家居行业智能制造“黑灯工厂”。
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实施智能改造的还有山森数控,公司实施生产线数控化改造,完善高端装备产业链条,建设AGV自动配送系统,物料自动分拣、配送识别效率提高85%以上。
工业企业在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同时,不断加强质量提升,激活企业发展“加速度”。锦旺食品引进先进设备,实施新型低热量果味气泡水生产线技术改造,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先后通过ISO9001等国际体系认证,成为伊利集团、盼盼集团、屈臣氏集团等国际知名食品企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近年来,全市累计实施过千万元重点技改项目380个,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导向计划53个,支持企业新上智能化生产线150余条、机器人200余台套,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04亿元,159家小微企业通过技改扩产成功达到规模以上标准。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9%,利润同比增长24.7%。
政策资金引领
激发内生动力
实施技术改造,激发内生动力,是工业企业抢占市场的制胜法宝。而这一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支持。
我市秉承“最大限度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企业家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宗旨,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为智能化绿色化技改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市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落实2022年山东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文件精神,组织山东雄狮建筑高档幕墙等13个重点技改项目申报省级“技改专项贷”项目库,充分发挥技改基金、担保公司、银行三方联动机制作用,加快推动技改基金的放大溢出效应。瞄准枣庄市“工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政策20条,加大组织申报力度。目前,金晶脱硫脱硝系统技改等9个技改项目获批2022年枣庄市技改项目设备奖补和贷款贴息资金370.54万元。
企业实施技改,资金是关键。近年来,我市有360家企业实施技改项目,累计争取各级扶持资金1.4亿元。中材锂膜获工信部“工业强基”资金2500万元,鲁南化工获技术改造设备奖补资金2000万元,雄狮装饰、三维重工获技改基金资金5800万元,联泓新科获省级高端化工领域高质量发展资金700万元,有力激发了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点发力
持续优化服务
为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彻底解决“不会改”“改不动”等问题,我市多点发力、强力推进,为工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我市制定出台《滕州市工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实施方案》,明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内生化“四个方向”,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全力实施“百家企业智能化技改”等十大工程,力争五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我市优选项目重帮扶,建立智能化绿色化技改项目库,严格落实“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机制,每个项目都由县级领导干部靠上帮扶,解决企业土地、资金等“急难愁盼”问题,为项目建设营造一流环境。组建联盟促服务,成立滕州市智能化技改服务商联盟,通过凝聚智能化技术服务商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服务。
我市创新模式稳保障,用足用好技改基金,将滕州技改基金总规模提高到5亿元。动态征集企业技改融资需求,不断扩大项目支持范围。积极推行“投保贷”模式,由技改基金、担保公司、银行三方建立投保贷联动机制,满足企业智能化技改资金需求。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滕州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奋力开创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