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和疫情得到有效控制,6月以来,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动逐步恢复,市场开始回暖。多家旅游平台数据也显示,暑期旅游产品订单量大幅上涨。
据了解,面对疫情冲击等影响,有关部门和地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企业经营发展,推动市场加快恢复。许多文旅企业在用好减税降费、稳岗返还、金融支持等纾困政策的同时,加快创新和转型步伐,积极寻找脱困之策,巩固回暖向好势头。
携程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近半个月通过携程预订暑期旅游产品的订单总量环比上涨超九倍;机票暑运搜索指数已追平2019年;酒旅市场回暖至去年七成;亲子游进入暑期预订高峰期,亲子酒店预订较疫情前增长20%。携程暑期国内私家团订单量超过2019年同期,增长28%;暑期国内定制游订单量也超过疫情前,增长37%。
受疫情影响,文旅行业承受较大压力。今年以来,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纾困举措。
在企业经营压力上做“减法”。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5月,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对文化、旅游等困难行业给予更大力度支持。文化和旅游部调整暂退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将保证金暂退比例提高到100%。
各地在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的同时,还结合实际推出企业奖补、费用减免、防疫消杀支出补贴、停工稳岗补助等措施,加大帮扶力度。比如,山东建立重点文旅企业项目融资需求库和中小微文旅企业融资需求库,精准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在政策性减负的同时,在促进旅游市场复苏上则做起“加法”。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将跨省团队旅游“熔断”区域进一步精准到县域,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恢复。
抢抓暑期旅游黄金季,各地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业恢复发展,通过实施减免景区门票、发放文旅消费券等举措,提升消费意愿、促进市场复苏。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将推动微旅游、露营游、线上演播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大力培育文化和旅游领域创新型市场主体,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催生新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