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优化创新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全面落实“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有关部署,积极开展强作风、提能力、优环境、促发展“四个一”活动,创新服务理念,加快职能转变,加强企业主体培育,强化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聚焦主体培育,打造科技企业发展全链条。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协同联动、集成支持、精准施策的工作机制,组织16家企业参与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3家,50家企业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9笔,贷款申请金额达2.58亿元。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山东普鲁特机床有限公司、山东华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绿色智能数控机床装备和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列入省科技示范工程,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共晶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研究”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工程项目3项,枣庄市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6项。

  二是聚焦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深入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建设院士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加快高校优势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今年惠众电商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实现了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零的突破。获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1家,威智医药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绩效评价优秀,获得新一轮支持。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进入现场论证阶段。4家省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年度绩效评价,2家新申报的省新型研发机构完成现场考察。启动滕州市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创新平台培育体系,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鼓励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大型仪器设备有序开放共享,及时发布入网设备信息,提高科研设备使用率,目前已有111家企业加入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网,发布61个入网设备信息。

  三是聚焦协同创新,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落实《关于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和人才及创新团队“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对接,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加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枣庄英才等重点人才工程项目的管理服务,今年以来2名泰山人才期满通过评估验收。组织申报国家级人才4人,1人入选省外专双百人才,3人进入省泰山人才初选名单,列入枣庄市产学研联合基金项目1项。

  四是聚焦服务优化,创建一流科技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滕州市科学技术局网站、“滕州科技”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布,加强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宣传与落实。全力保障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科技创新券、科技成果转化贷等科技普惠政策,拓宽企业科技投入渠道,激发创新动力活力。严格落实“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工作机制,在“滕州科技”微信公众号开设“企呼政应”专栏,及时解决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需求和困难,打好“企呼政应”攻坚战,当好“接诉即办”排头兵,市科技局“企呼政应,科技先行”工作做法登上山东新闻联播。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企业创新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要素集聚,深化协同创新,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同、集成支持的科技创新服务新机制,推动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双提升,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项目高质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接受社区矫正 做遵纪守法公民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优化创新营商环境
精彩节目免费看 点燃市民夜生活
少年儿童心向党 用心用情伴成长
村校共建结新果 文明实践开新篇
滕州日报综合3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优化创新营商环境 2022-08-18 2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