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柴胡店镇全力绘就“品质梨乡”新画卷

  通讯员 张湉 报道

  

  本报讯 为打造整洁优美、和谐靓丽的人居环境,实现人居环境常态化、长效化管理,今年以来,柴胡店镇立足实际,以“薛水梨乡”乡村振兴衔接推进区建设为契机,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为重要抓手,重点从镇域路域环境整治、特色亮点打造、示范片区提升、传统文化挖掘等方面力求突破,通过“四化”并进,加快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力绘就“品质梨乡”新画卷。

  集中整治常态化。该镇按照“集中攻坚、短期见效、持续巩固、确保长效”的整治思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镇域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分管领导指导、领导干部帮包、党总支书记负责、联合检查督导制度。根据镇域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3个工作专班,坚持每周三“驻村工作日”制度不变,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党总支、村,确定完成时限,所有工作全部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责任压力传导到位。截至目前,出动各类机械500余台次,全面清理“三堆五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垃圾等,开展现场观摩验收6次,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亮点打造特色化。该镇坚持以“绿韵梨乡、生态家园”为主题,按照因地制宜、特色打造的原则,将垃圾分类作为“关键民生小事”持续推向深入,坚决打好垃圾分类攻坚战、持久战。投资5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垃圾分类主题广场,共栽植各类苗木2.6万棵,建设垃圾分类亭1处,有力推动了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的意识自觉、行为自觉。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公园,栽植各类苗木3万余株,使辖区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截至目前,全镇共打造垃圾分类示范街5条,增设垃圾分类箱体4处,设置示范点6处,印制垃圾分类宣传彩页1万余份,在41个村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覆盖率已达95%以上。

  片区提升景区化。结合“薛水梨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该镇按照“全域规划、连片打造、梯次推进、动态提升”的原则,在衔接推进区内规划建设“一河、一路、五园、五点”融合发展“新六产”的乡村产业新体系。抓好乡村建设,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创建,打造符合柴胡店山水特色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区。扶持引导山东沁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维纳斯黄金苹果园综合体项目,积极推行农产品仓储保鲜、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品牌销售一体化,打造鲁西南高端苹果种植基地。结合“山水林田大会战”,围绕山水田林开展“荒山披绿、产业增绿、沃田高产、绿道提升”等工程,建设鲁南地区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区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同时,投资100万元实施安后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投资80万元实施4个枣庄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投资310万元实施5个美丽乡村薄弱村提升,争创枣庄市级美丽乡村3个。

  整体融入人文化。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该镇围绕“乡村记忆”与“红色文化”两个主题,将红色革命文化、传统民俗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升人文内涵。在建设中,按照因村制宜、分类打造的原则,重点包装好百年古树、清代古建筑群、汉代采石场、传统农业生产劳作物件及民间风俗,进行传统古村落打造,提升打造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加大红色文化挖掘开发力度,对已建成的小石楼党史教育馆进行提升打造,全面详细展现革命时期的历史风貌。发挥刘村梨园景区、安后葡萄休闲采摘、小石楼十间楼红色文化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借助青龙绿道,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依山傍水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全力争创文化旅游型乡村振兴特色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寻找最美滕州人
   第7版:荆泉
   第8版:广告
欣旺达西岗零碳园区项目建设洽谈会议召开
抢抓时机科学施工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抓细抓实防控措施 确保疫情形势平稳
打造优质医疗队伍 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柴胡店镇全力绘就“品质梨乡”新画卷
统筹谋划抢进度加快转型促发展
加快项目建设 厚植生态优势
政风行风热线预告
滕州日报要闻2柴胡店镇全力绘就“品质梨乡”新画卷 2022-08-22 2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