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当此之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中国的抉择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塑造未来”……大会召开在全球激起广泛回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以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随着中共二十大的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国际社会愈发关注的热词。
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哈米德·古拉米多次到访中国,对近十年中国经济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感敬佩。古拉米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何以如此之快、如此之实、如此之稳?这次中共二十大报告给出了回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报告清晰明确地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拉米认为,中国自信而坚定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发展道路的探索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对于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所展现的中国智慧,印度尼西亚学者班邦·苏尔约诺赞叹不已。
这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印尼学者曾多次到中国实地调研并目睹了中国的沧桑巨变。他认为,中国自主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其世界意义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经验也必将给世界各国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
中共二十大报告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有人读出了独立自主走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也有人对报告所强调的系统观念予以特别关注。塞内加尔社会学家马马杜·迪乌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维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利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希望中国在二十大后向全世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经验。”
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曾演绎过“国强必霸、彼此征伐”的零和之路,而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共赢之路。从二十大报告中,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看到了中国道路胸怀天下的和平底色。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其他国家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人类探索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发展值得世界其他国家思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