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昊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严”要求,扛责任、谋抓手,持续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三标”(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出厂)行动,守底线、拉高线,强化“管理看板”,助企“问诊把脉”,共铸“安全之盾”,全力推进全市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食品安全。
针对食品生产企业体量大、类别多等特点,该局坚持党组统筹、科所联动、企业协同的行动理念,紧盯“三标”活动方案,聚焦焦点难点,坚持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的工作思路,指导364家企业完成“看板上墙”,梳理标准1524条,悬挂“三标”管理看板3247个,确保标准梳理不遗漏。将标准量化到岗位,标准落实到个人,在全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上不漏一家企业、不掉一类产品。
该局坚持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节点,实行分步推进,把企业“三标”行动推进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按照食品类别、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全市400余家生产企业进行综合考量,确定先行推进名单,对名单中的企业,按辖区多次上门指导培训,帮助企业逐条逐项梳理标准,高质量完成“三标”规定动作。坚持示范引领,以优促优,在肉制品企业、植物油企业、食品添加剂企业、方便食品企业等六类典型企业完成“三标”管理,形成良好经验,固化各项措施。积极发动大厂带小厂,鼓励小厂学大厂,在“三标”管理工作中,互动交流、学以致用,建立完善标准目录清单和内控标准手册,坚持把“严谨的标准”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岗位、每个从业人员。
该局组织开展“专家进企业”活动,解读“三标”管理要求,把脉定向、答疑解惑。委托第三方机构,分5组对全市54家已完成“三标”管理的重点企业开展为期10天的体系检查,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现场问询等措施,从生产现场到“三标”落实,进行全环节、多方位“体检”,根据检查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形成《体系检查报告》,对症开方、靶向施策。针对反馈的问题,该局邀请上级监管部门专家开展培训指导,完善“三标”管理,形成整改报告,做到一件一件抓整改、一项一项抓落实,以整改促提升,以提升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