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
~~~
~~~
“走在前开新局 共建文明滕州”主题系列基础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举办~~~
李义在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议上要求~~~
~~~
~~~
~~~
~~~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在前开新局 共建文明滕州”主题系列基础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举办
持续推进教育改革 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

  朱婷婷 报道

  

  本报讯 12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开新局 共建文明滕州”主题系列基础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卫志对全市基础教育工作情况作了发布,出席会议的市教育体育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分别围绕学校建设、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工作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今年以来,市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从群众最急最盼抓起,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全面夯实均衡发展新基础,实施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9处,北辛中学红荷路校区等3处项目顺利建成;实施荆河街道鲁寨小学等2处新建项目在建主体工程、东郭镇东郭中学等4处改扩建迁建项目在建基础工程。中小学新建塑胶运动场地18处,维修改造校舍设施65处。高质量完成小规模学校撤并33处,释放师资力量500余名,开通“亲情校车”46部。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滕州被评为全国信息技术改革实验区、山东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全市建成智慧校园18所、创客教育联盟学校36所。

  我市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入推进省游戏活动实验区建设,新建城区公办幼儿园5处,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2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一校多区、结对联盟、学区化办学”模式,推选省第二批试点镇2个、枣庄市试点镇6个,创建新优质学校38处,组建联盟学校36对,设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16个、融合发展体12个。实施差异化评价,二中、三中、五中、二中新校、实验高中等学校小语种、职普融通、艺体教育取得新突破。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现有职业高中、中高职院校8所,每年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1万人以上,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各1个,构建“训产研创”实践教学体系6个,探索建立合作机制5个,枣庄工程技师学院已获批成立。素质教育创新发展,荣获全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金奖,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增至2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排球、篮球特色学校增至34处;创建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学科基地4处,省乡村温馨校园增至8处,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增至11处;成功创建“山东省绿色学校”57处。

  我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强学习、践行动、内修师德、外树形象系列活动。强化日常师德修养,组织省级、市级劳模赴多所学校宣讲,激发师生学习劳模、传承“工匠精神”的热情。宣传先进榜样,组建师德宣讲团,助力“双减一规范”。“三名”工程扎实推进,1人获评“齐鲁名校长”,2人获评“齐鲁名师”,1人获评“齐鲁幼师之星”,4人入选“枣庄市最美教师”,17人获评“枣庄名师名校长”,136人获评“枣庄市教学能手”,评出30名学科带头人;成立联研共同体12个、名师工作室328个。激发师资内生动力,通过公开招聘、公费师范生分配等方式,补充新教师481人;城乡中小学教师支教交流1400人。统筹推进“双减”“五项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校园安全一日行”活动,462个安保点实现专职保安配备、校园封闭化管理等“四个100%”。“四项服务”落实落细,全市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参与学生18万余人;城区初中学校晚自习室全部向学生开放;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安装率达95%以上;实施学校食堂自营或托管、营养餐配送,惠及学生12.2万人。发放各类助学金(生活补助)2401万元,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保教费)4063万元,7.3万人次受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满意滕州我们在行动系列访谈
   第4版:做到两统筹夺取双胜利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善读滕州 阅见未来
   第8版:公益广告
2
要闻
持续推进教育改革 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
以实干作风推动统战工作走在前开新局
《滕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发布
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提升国资管理水平
改造燃气管网 保障用气安全
擦亮“学在滕州”品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滕州日报要闻2持续推进教育改革 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 2022-12-09 2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