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姥姥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妈妈告诉我,姥姥虽然走得很突然,但走得十分安详。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姥姥何大美是英雄。我在幼儿园里的第一次登台演讲,题目就是《我的英雄姥姥》。1969年中秋节的深夜,担任银行出纳员的姥姥不畏生死,与持枪的抢劫犯殊死搏斗,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身中三枪。当时,山东革委会、济宁革委会、滕县革委会分别号召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姥姥学习,这个事迹在我们这座城市流传至今。后来,姥姥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但这份光荣,我朴实的姥姥从没有跟我提过,我是看到爸爸写的她的生平才知道。
我小时候总喜欢问姥姥,你不害怕吗?姥姥每次都说不害怕,坏人都是纸老虎,不可怕。然后就会塞给我她特意留给我的稀罕食物,有时候是自己家种的最大最红的石榴,有时候是邻居家的无花果,有时候是谁出差带回来的巧克力。
姥姥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是当时班里为数不多的女生,小时候她常对我说学习要努力,做研究要搞懂弄透,天底下再没有比读书更好的事了。在我记忆里,姥姥是心灵手巧与艰苦朴素的代言人。有一年过年时,她出门捡回了一筐鞭炮,用水泡开,捣成纸浆,做成了盆,专门用来放针线、剪子,印象里这个纸盆用了十多年。姥姥喜欢干净整洁,家里连床底都是一尘不染。姥姥的衣柜也总是码得整整齐齐的,我小时候去姥姥家,最喜欢把头埋在衣服上,深深闻上一口,现在想起来,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姥姥的衣服总是那么香、那么温暖。姥姥非常节俭,她的衣服都洗得发白变薄,后来课本里学到了周总理的毛巾,我就条件反射地想到姥姥。其实我们给她买了很多衣服,可她舍不得穿,我们经常批评她,说她不如姥爷,姥爷总是能第一时间穿戴上我们搞来的“洋务货”,但姥姥总是一拖再拖。
但这些记忆都只能停留在我小的时候,等我上大学之后,因早年枪伤的影响,姥姥的身体每况愈下,先是腿疾加重,再后不能走路,最后只能常年卧床,饮食都要依靠鼻饲。在姥姥生命旅程的最后时间里,她只能在清醒的时候勉力认出我,每次认出我时都用自己最大的力气努力叫我的名字,招呼我坐下休息。她可能有很多很多的话想对我说,想问问我冷暖,想了解我近况,还想像小时候那样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但疾病已经让她无能为力。
姥姥去世后,我帮着家里整理她的遗物,看到十多年前从苏格兰给姥姥带回来的围巾,照顾姥姥的继花妗子说姥姥每年冬天都会戴着,但围巾看起来依然簇新柔软,我想姥姥一定非常爱惜。
这就是我的姥姥,没有来得及说再见的姥姥。这样也好,姥姥,我们永远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