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报道
本报讯 1月3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市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把脉定向、谋篇布局。会议提出了今年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特别是明确了重点实施的“七大工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镇街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决心,锚定目标再出发,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曰海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收官之年。下一步,市发改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七大工程”为主线,以扛旗争先的姿态、勇猛奋进的担当,奋楫争先、勇毅笃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加快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发改力量、展现发改担当。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确保完成承担的经济指标年度增长任务。持续深化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认真落实“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机制,力争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紧盯政策导向,抢抓中央、省系列稳增长、扩投资政策机遇,加大已提报的总投资798亿元的48个专项债券项目的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发债金额达到25亿元以上。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稳妥推进价费政策调整,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用电、用气成本,真正做到“让利于企、让惠于民”。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凡军表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认真分析和积极把握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新机遇,在“量、质、优”上寻突破、攀高峰,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一是在“总量”提升上下功夫。大力实施“247”领航企业培育、亿元企业培壮和小微企业提升三大工程,建立健全“重点企业培育库”“骨干企业培育库”和“百家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全力抓好“个转企、小升规”等各项工作,力争2023年培育营收过10亿元企业超过16家,过亿元企业超过100家。二是在“质效”变革上寻突破。走实技改转型、数字赋能和创新发展三大路径,重点推动鲁南化工己内酰胺一体化、中材锂膜三期等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加快墨子云谷项目和5G基站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争创一批国字号创新群体。三是在“优化”服务上再加力。理清产业生态、企业需求和政策落实三张图谱, (下转第2版)
开栏语: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振精神、团结奋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共同谱写滕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即日起,本报开设“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栏,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各部门、各镇街一线进行采访,用鲜活的报道展现全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上接第1版)聚焦六大先进制造业和三大传统产业,加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的招引落地,用足用好“企呼政应、接诉即办”诉求解决机制,进一步加大国家、省“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争跑力度,引进更多的真金白银助推滕州工业发展。
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单金凤说,在新的一年里,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将聚力聚焦项目招引,做好重大外资项目谋划推进,更加注重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外向型经济实体落户,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基建等领域外资引入力度,奋力推进利用外资再上新台阶。创新引领发展方向,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力开展“百企出国门”活动,全力以赴抢订单、拓市场,着力推动外贸工作再创新突破。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开展汽车、家电等专题促销活动,组织直播电商企业参加电商博览会、直播大会等活动,促进新的消费方式、消费场景健康发展,全面激发市场消费再现新活力。全力攻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干杂海货精品市场、小熊驾到复合调味品、仲家汇生活服务保障中心等项目建设,以建设省级现代流通强县为抓手,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全力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努力实现商贸流通再添新动能。
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东沙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马金安表示,将在发展布局上“勇立潮头”,立足全省、放眼全国,与强者比、与高者攀、与快者赛,推进开发区建设在既有基础上蹚出一条新路。在项目建设上“再攀新高”,围绕“打造新地标,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依托鑫迪智能家居、三维高端装备制造等已建成运行项目进行强链补链,加快推进微纳中科纳米新材料、中医院迁建、鲁班智能制造产业园、飞华美妆产业园和墨子湖周边提升、狐山运动公园等项目。在产城融合上“强势崛起”,进一步明确高铁新区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核、两轴、三片区”空间布局中的“一核”引领地位,优化产业功能分区、释放发展空间,以沿荆河东路为智慧主轴,以智慧中枢和墨子湖生态为两个核心,加快形成“一轴两核四组团”的空间布局。在营商环境上“破茧蝶变”,持续完善高铁新区路网、污水处理、燃气管网等基础工程,深入推进“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对企业用地、施工、验收等各环节工作全力靠上,让企业家在高铁新区安心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