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停电了,一片漆黑。屋子外却是玉盘高挂,月光明朗。只要走出去,便能感受光。
温柔的月色下,仿佛一切都变得恬静起来。白日总是匆忙,无暇顾及清风竹林,也听不见莺虫夜谈。可是,当你把自己置身于这片皎洁的光辉之中时,仿佛五官都变得灵敏起来了。闻花香,听虫鸣,尝晚风,观夜景,最是惬意不过。
向大自然借光的事,古来有之。车胤借萤火虫的光芒,秉书夜读。孙康借白雪的明辉,迎霜苦学。当周围黑暗时,他们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光,追逐着光,变成了光。
而当人生灰暗时,你是否也可以借光?又该向谁借光?
好在,历史总在给我们答案。“凿壁借光”是我们很小就知道的故事。西汉文学家匡衡,因为家里太穷没钱上学,便到富人家里帮佣以换书读。书有了,但白天他都在干活,只能晚上来读。可是晚上读书要点灯燃烛,家里根本买不起。这时候,匡衡急中生智,在墙上凿了个洞,隔壁的光便透了过来。借着这缕光,他读了一卷又一卷诗书,终成大学。
所以,人生灰暗时,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借光。
当你失意时,学着豁达就是一束光。你可以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之光;也可以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宁静之光;还可以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激励之光。
当你受挫时,尝试进取就是一束光。你要借体育健儿永不服输的昂扬之光,借那些与命运抗争者的顽强之光。要借不惧挑战、从头再来的勇气之光;借不畏年龄、心态年轻的蓬勃之光;还要借相信未来、坚定不移的自信之光。
当你落寞时,寻找快乐就是一束光。放下往事,拿起书本;缩小目标,放大胸怀;释放压力,吸收能量。将目光投向简单纯粹的小孩子,投向脚踏实地的远行者,投向且歌且行的同路人。他们都是你灰暗生活中的一缕光。
如果你正觉得人生无光,那么请学着借一点儿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