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2022年,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我市纵深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全力保生产、稳增长,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运行。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在71种重点监测产品中,27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监测总数的38%。
工业用电量平稳增长。2022年,全市工业用电量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高于枣庄市2.3个百分点。其中,山能鲁化、盛隆化工、联泓化学、中材锂膜、辰龙集团等5家企业累计用电量1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拉动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增长6.6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22年,全市3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3.6%。中材锂膜、盛源宏达、辛化硅胶等15家企业营业收入过10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28.4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59.2%。108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90.3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87家企业实现盈利,盈利面达80.6%。
近半数工业品价格上涨。去年底,在重点调度的71种工业产品中,34种产品价格同比增长,占监测产品总量的47.9%。其中,硅胶同比增长30.8%,铜管件同比增长29.8%,钢化玻璃同比增长27.3%,焦炭同比增长17.5%,铸件同比增长13.2%。
税收贡献持续增加。2022年,108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累计上交税金28.3亿元,同比增长16.1%。山能鲁化、恒仁工贸等10家企业纳税额超5000万元,累计纳税22.5亿元,占重点监测企业纳税总额的79.5%。
技术改造项目稳步推进。2022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6%。实施百家企业智能化技改工程,重点推动总投资413亿元的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设,截至去年底,57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尚品家居工业4.0智能制造项目(一期)、中材锂膜二期、联泓VA装置管式尾技术升级改造等23个项目获得省市两级技改项目设备奖补和贷款贴息资金。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腾达不锈钢、中材锂膜、威智医药等企业的37个项目先后列入省第一批、第二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山森数控被认定为省质量标杆企业;腾达不锈钢、尚品本色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威达重工、祥润化工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枣庄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腾达不锈钢获得枣庄市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过门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