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段本龙
刘亚平 赵忠浩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大坞镇坚持把镇域路域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推行每周一次“看、听、评”工作法,组织镇村干部、环卫保洁员、各级志愿者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持久发力整治镇域路域环境。
组织“一体化”,整治推动有“高度”。该镇坚持高位推动,全力抓好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分线作战机制,保洁公司日常保洁、村级环卫集中整治2条战线同步进行,按党总支划分10大战区,村级发挥主体作用,强化保障工作,明确工作标准、整治任务、责任人等,每周至少开展2次集中清理活动。与保洁公司签订市场化运作协议,制定机械化保洁方案,推行定路段、定人员、定任务、定标准“四定”管理模式,强化日常保洁力度,每月开展3次镇容镇貌环境整治,243名环卫工全员在岗,主次干道人工普扫和机械保洁覆盖率达100%。
探索“看听评”,整治落实有“力度”。该镇全面探索推行“看、听、评”工作法,由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队,组成路域环境观摩工作组,实地察看重点路域环境整治、私搭乱建和违章建筑整治情况,让各村在横向比较中找差距、在相互交流中学经验、在感受变化中鼓干劲;以党总支为单位,分管领导和包总支领导每周进行现场调度,集思广益推动工作,由环卫所、执法办、党总支、保洁公司等组成工作组,每周进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找问题、查原因、明思路、扩出路;推行“领导点评、村级互评、党员参评、群众共评”的多元评价制度,定期组织现场评比活动,并将评价结果与村级分类定级、村干部绩效工资紧密挂钩。
突出“育特色”,环境打造有“亮度”。该镇实施镇驻地精细化管理,规范白菜、农机、农贸3个专业市场,源头消除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的老大难问题。打造凫山社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每村建设1处生活垃圾收集中心,实现村级垃圾分类全覆盖。
监管“多元化”,成果巩固有“长度”。该镇创新“两代表一委员”季巡制度,推行定时定点定人日常巡查模式,落实限期整改、跟踪落实的整改机制,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商户,发现问题全面纳入台账,全面跟踪整改。将镇域路域环境集中整治纳入村级考核指标,实行月督季考年排名制度,有效调动干部参与监督管理的积极性。采取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强化环卫部门、保洁公司、管理员三级巡查,强化路域、村级两条线评比,实现镇域路域环境管护常态化、动态化、随时化,真正形成管治结合、科学高效的长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