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立体种植
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朱婷婷
时下,穿行在美丽乡村,一条条平坦村道通村达户,一户户农家小院温馨别致;优质蔬菜基地里,各类蔬菜长势喜人;在小麦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沃野上,绿油油的麦苗茁壮成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场,一个个新开工的项目干得热火朝天……
去年以来,我市以“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如今的滕州大地上,一幅粮仓满、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目前,我市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成功创建山东省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获评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守好群众“米袋子”
日前,记者在西岗镇田间地头看到,由该镇农业办、农技站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科技帮扶队,正对小麦苗情、墒情、病情“三情”进行调查,全面掌握小麦生长情况,并为农户提供农技指导,帮助他们做好麦田管理,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耕地质量提升等重大农业项目,建成高标准粮田70万亩以上。抓牢抓实粮食生产,开展小麦科技壮苗和粮食高产创建,全市67.81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小麦亩产511.12公斤,总产达到34.66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落实种植面积18096亩,亩均增收400元以上,基本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预期目标。
“2022年滕州粮食面积160.47万亩,增长0.36%;总产80.25万吨,增长0.21%;粮食单季单产500.09公斤,圆满完成全年粮食安全考核面积和总产目标,进一步巩固吨粮县地位。”市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陈伟泰说,“我们积极推进种业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1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积极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实施智慧农机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推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应用。”
发挥农业品牌优势
奏响振兴“产业曲”
“智能监控系统显示,目前湿度、温度适宜,草莓长势良好……”近日,在丰谷云农科技示范园内,工作人员借助安装在大棚内的环境智能监控系统,通过手机随时进行智能通风、智能降温、智能补光,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丰谷云农科技示范园类似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我市还有很多。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发挥品牌优势,积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了云尚善品智慧农业产业园、信华新格林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深加工业,做大做强恒仁工贸、福藤食品等龙头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7家。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发布市休闲农业乡村游精品路线6条,全市新创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3个,新发展特色产业村(居)46个。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成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处、镇级电商服务站16处、村级电商服务点20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08亿元,同比增长43.2%,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个,认定枣庄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3处,枣庄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6个,滕州马铃薯获评首批好品山东品牌。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扮靓乡村“新颜值”
去年以来,我市聚焦乡村振兴,坚持抓重点、重点抓,全面加快“双十镇”和农业产业强镇工作,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新突破。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清理农村“三堆两垛”、残垣断壁等,各镇街累计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2万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8万吨、村内沟渠158千米,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开展畜牧污染治理,132家规模养殖场、807家养殖专业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实现100%。
市农村经济事务中心副主任盛军芳表示,我市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精心规划,科学构建“布局美”,围绕“三山四路五水”区域,成方连片打造了柴胡店镇推进区、官桥镇魏河流域治理、西岗镇九龙湾湿地治理、东郭镇小党山产业振兴治理等16个枣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为50个五星级美丽乡村和10个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基地授牌,扮靓乡村“新颜值”,为乡村振兴助力。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持续迸发“新活力”
前不久,官桥镇史庄村举行土地流转金发放仪式,共为1287名村民发放土地流转金109万元,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春天般的笑容。史庄村农民领到的土地流转金,是我市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一个有力佐证。
去年以来,我市精准发力,加快培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启腾生物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乐泰种植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入选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级索大成家庭农场入选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铭程农业科技、呱呱鸭业等9家农业企业成功创建枣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认定滕州市级合作社示范社25家、家庭农场示范场19家。开展省市级“乡村之星”推荐上报,13人入选枣庄市级“乡村之星”,10人入选“齐鲁乡村之星”。
我市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开展“三资”清理“回头看”活动,把深化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与“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行动相结合,清理不规范合同196份,补签(或依法废止)经济合同128份,清收资源、资产租赁发包费31.8万元。稳步推进“鲁担惠农贷”,去年新增放款户数1252户、累保户数3703户。深入推进三年强村计划,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2%,百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5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791个。
西红柿种植
收获土豆
周原 谢经岭 宋海存
渠青 曹昌宇 摄影
现代科技助产增收
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
夏粮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