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王欣柯(滕南中学七年级14班)
~~~ 王诚(滕州三中)
~~~—— 探微《短歌行》用典之妙
杜雨彤(滕州一中高三50班)
~~~ 丁小桐(北关小学五年级9班)
~~~ 刘锐(滕州一中高二41班)
~~~ 徐巧(滕州二中高一3班)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典蕴于古 意在今朝
—— 探微《短歌行》用典之妙
杜雨彤(滕州一中高三50班)

  曹操诗风“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已成为历代学者的共识。其诗中比比皆是的用典,蕴藉含蓄又充满张力。

  用典恰到好处的《短歌行》气势浩荡沉雄,节奏强烈,慷慨悲凉。其围绕“忧思”抒情言志,是具有代表性的言志之作。钟嵘《诗品》谓之“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短歌行》虽无直接“求贤”之言,却多方用典为“求贤”,实则一曲“求贤歌”,真可谓“一片丹心在求贤”。

  求才情挚,含而不露。众所周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本是写姑娘对爱人的深切思念,诗人在此引用,固然是直接比喻对“贤才”的思念,但他不可能逐一寻找“贤才”,所以委婉地提醒他们主动投靠。设想,如不用典,直接写“贤能之士,牵挂我心,速来投靠,飞至我身”,语义更直接,但情致就相去甚远了。通过对比,发现用典更加文雅含蓄地彰显“求贤若渴”。况且,古时文人的傲骨不允许他们主动投名、成为王公贵族的宾客。曹操的求取贤才,正是给了犹豫彷徨者欣然加入的理由。

  诗人紧接着引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依然没有直抒胸臆地“求才”,但“鹿鸣呦呦、宾主欢宴,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画面感跃然纸上。为四方贤才奏瑟吹笙盛情欢迎的真诚已深入人心。这等“礼贤下士”,不更能体现他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不更能表明他为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似此步步娓娓道来,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反复品读,细细怀想,顿觉几多细腻!此用典之妙:妙在“求才”含而不露也。

  以德服人,成在无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妙哉!曹操效仿周公“一饭三吐哺”,在名士眼中,只有爱才敬才的王公才值得投靠,才能心甘情愿竭尽全力。通情达理又唯才是用的曹操,其能拥有众多门客也就不足为奇了。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时光荏苒,逝水流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携着厚土,奔流不息。宏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一人,一歌,写尽了文人风骨,唱不尽历史悠悠。

  (指导教师 孟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强信心 稳经济 促发展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寻 星
相 遇
典蕴于古 意在今朝
北辛植物园的 四季之美
把青春热血融入时代洪流
在青春中辉煌
滕州日报荆泉7典蕴于古 意在今朝 2023-02-17 2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