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沛 报道
本报讯 春天来了,天气回暖,各种野菜生长旺盛,吸引了不少市民采摘尝鲜。但是,有些野菜并不适合食用,甚至会带来健康危害。2月28日,市工人医院温馨提醒广大市民,春季食用野菜不可忽视细节,要因人而异,健康和安全需摆在首位。
随着天气转暖,不少市民外出踏青,在休闲游玩的同时,也不忘采摘一些野菜回家尝鲜。上周末,市民冯林雪带着家人一块到上善公园游玩,看到绿油油的野菜,冯女士忍不住采摘了一些带回家。“野菜不仅口味鲜,营养价值也高,包饺子、烙饼都不错,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荠菜。”冯女士说,每年春天外出游玩,她都会和家人一起挖点野菜带回家。
除了市民自己采摘,还有一些商贩也做起了野菜售卖生意。在善国商贸城、奎文市场,有些商贩售卖新鲜的野菜,销量还挺可观。“你要多少,可以给你便宜些。”善国商贸城一位摊贩说,这是她从地里刚挖来的新鲜荠菜,价格实惠,很受顾客欢迎。
记者走访发现,我市较为常见的野菜有荠菜、马齿苋、蒲公英等,对于哪些野菜能吃,哪些野菜不能吃,很多市民并不知晓。此外,有些外出踏青的市民看到野菜就挖,其实此举并不妥当。据市工人医院消化内科李医生介绍,马路边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尾气和污水侵蚀,最好不要食用,城市公共绿地有时会喷洒农药,吃这些地方长出来的野菜对身体有害。
李医生提醒,春季吃野菜虽然能满足味蕾,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也不能吃得太频繁。多数野菜性寒味苦,过敏体质者、患有胃肠道疾病和脾胃虚弱的人群都不宜食用野菜。此外,如果想体验采摘野菜带来的乐趣,最好选择郊外,不要在马路旁采摘。对于不熟悉的野菜品种,不要随意采摘,更不要食用。无论食用哪种野菜,都要彻底清洗,保证卫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