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古忠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级索镇持续深耕社会治理,建立健全以“党建+”为引领、“网格+”夯基础、“创新+”激活力、“机制+”促活化、“服务+”赢满意的工作体系,精准发力,全力“破译”社会治理“密码”。
党建引领“辟蹊径”,社会治理“一张网”。该镇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党委吹哨、支部报到;格长吹哨、部门报到;群众吹哨、网格员报到”机制,持续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服务内涵,不断拉长“服务链”,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按照“书记都是网格长、人人都是网格员”的原则,分块切片组网格,全镇50个村共划分基础网格61个、单元网格206个、专属网格14个。大力推行党员街(楼)长制,全力构筑社会治理“一张网”。充分发挥辖区网格员“一日三巡查、手持终端信息化”的作用,不定时搜集各类风险点,积极推进前端治理,确保岗责明晰、治理有效,大大催化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一体化联动,“网格长、村长、街长、小组长”一起融入的目标。
网格互动“信息流”,党员干部“破难题”。为强化治理效能和服务功能,引导镇村党员干部答好“稳定题”、交上“满意卷”,该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坚持以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采取“多心合一”的办公方式,落实领导干部“驻扎”大厅、轮流接访制度,确保“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单位认领、办结销号、信息对流、一次办好”落地落细,做到“网格大排查、问题大起底、矛盾大化解、隐患大清仓、清零大满意”。同时,党总支主动下沉一线,建立微信“联络群”,便于群众联系干部;村“两委”干部时刻擦亮“门常开、人常在,群众有事一动嘴、干部落实快跑腿”品牌。
平安稳定“筑堤坝”,强基固本“聚合力”。为把平安级索建设工作做实做好,该镇以“四治”融合为切入点,走出了一条政治“统揽全局”、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教化感染”、自治“润物无声”、善治“和风扑面”的新路子。干部“入格”讲自治,通过大喇叭宣讲、村干部下户、二十八日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把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减少矛盾和隐患。党员“入伍”讲法治,辖区50名村级网格长积极引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分别设立党员帮带、治安巡防、移风易俗监督、平安创建、矛盾纠纷调处、普法宣传、环境整治等岗位,让党员自由“选岗”、群众自愿“献力”。志愿者“入列”讲德治,组织网格青年、五老志愿者加入“社会治理团队”,队伍中既有洞悉事理的明白人、处事不惊的冷静人、有法律功底的智能人,又经验富有的历练人、公道正派的热心人和能写会讲的德威人。部门“入网”讲善治,经常组织综治、司法、民警、民政、人社、信访等部门人员下沉到网格,实现“网格办小事、报大事”与部门“办实事、解难事”有机融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