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是平凡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娘;娘是伟大的,是娘将每一个人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娘是无私的,将每一个子女含辛茹苦地抚养成人;娘是豁达的,她的胸怀可以装得下整个世界。娘的平凡、伟大、无私和豁达,在著名作家彭学明所著长篇叙事散文《娘》一书中,有着最好的解读和诠释。作者笔下的娘是全天下母亲的一个代表,让人读后,对娘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娘是人间最美好的菩萨。
彭学明对娘的一生用心血、用挚感作了描述,写了娘从出生到七十六岁去世坎坷的一生。娘的一生经历人间百态,尝遍世上炎凉。虽然生活是苦难的,命运是坎坷的,但不幸和苦难并没有压垮娘。娘与命运抗争,与困苦抗争,与不平抗争,用自己的微弱活出强大,用平凡活出伟大,用困苦活出精彩,展现出一个普通母亲、湘西女子、中国女人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让人肃然起敬。
娘是坚强无畏的。新中国初期,物质匮乏,生活困苦,湘西山区尤甚,能吃上一口猪肉都是奢望。娘所在生产队就组织人员打猎野猪,杀了之后分给人们。当时湘西有一个风俗,所猎的野猪杀了后,凡是参与的和看到的都会分一块肉。可生产队长有意欺负娘孤儿寡母。娘据理力争,丝毫不畏惧,拿着刀子像猛狮一样与生产队长对峙着。生产队长被娘的气势吓坏了,连忙承认自己做得不对,拿了一块肉给娘。可娘接到这肉后,直接砸向生产队长,气愤且眼噙泪水说:“谁要你的臭肉!”然后扬长而去。从中可以看出娘是坚强、无畏的,不畏权势,敢于同不平的事要说法、作斗争。
娘对子女是无私疼爱的,但对子女的错误从来都不会丝毫袒护。作者在上学过程中,路过黄瓜地,在妹妹劝阻不成的情况下,依然偷摘了三个小黄瓜放到妹妹的书包里,并且说是妹妹偷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就将妹妹进行了吊打,打得血肉模糊,被家访的老师救下。当娘知道整个事情的原委后,娘对作者一顿臭骂后,也拿根绳子将作者捆了起来,一顿猛打。娘每抽打一下,作者身上就出现一道血印子,像一条蠕动的红蚯蚓。抽断了一根竹条,娘还不解气,换了一根竹条继续抽打。这一事件,在作者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作者在书中深情地写道:“妹妹以她的名誉和身心的双重痛苦,矫正了我人生的航向,换来了我今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风骨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品性;娘则是站在妹妹身后,与妹妹一道矫正我人生的罗盘和指南针。”只有母亲不袒护子女的错误,发现并及时纠正与惩戒,才能保证子女走向正确的人生航道,而不偏离。
娘是善良的,有着宽广胸怀。娘与继父离婚后,尽管不再水火不相容,但毕竟是两家人。一般来说,夫妻离婚后,虽说不是仇人,但绝不是朋友。但娘十分善良、宽厚。分别的前一天,娘给继父家洗了一天的被子和衣服,补了一天的衣服和鞋子,边洗边补边偷偷抹眼泪。在一个屋檐下的两家人生活中,还相互照应着。
娘有金子般的心灵。娘在自己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主动抚养已经离婚的丈夫的儿子四龙。当彭文贵二叔讲:“四龙是学明的亲哥哥,但不是你生的,你不觉得亏啊?”娘回答说:“亏什么?四龙不是我生的,我也养过他几年,他喊过我几年娘,不亲也喊亲了。他现在都十来岁了,我白捡了个大儿子,赚了呢!”娘这朴实的话语,朴素的道理,折射出娘无私、金子般的心灵闪耀的光辉。娘的一生受了无穷无尽的不幸、折磨、困苦。当所有的不幸和苦难山一样压向娘时,娘不但没有倒下,还如草一样从夹缝中钻出,给孩子一缕绿荫。娘是中国乡村最朴实顽强的骨头。骨髓的钙,是中国女性最坚韧的品性。
娘是乐观的。虽然娘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困苦,但她并没有被吓倒、屈服。娘是乐观的,有一颗乐观的心面对生活。娘会在闲时唱歌,更会在苦时累时唱歌,以此来纾解心中烦闷和生活中的不幸。娘所唱诙谐有趣的山歌,是娘从贫穷艰辛的生活得到的音符,是娘从丰沛诗意的音符里得到的生活。
娘是坦荡的。娘的一生经历四次婚姻,但未有过流言蜚语。娘看到同村住的一个单身男人领着几个孩子过日子。孩子们吃穿无人管,不饿死也会冻死,感觉十分可怜。娘不畏人们的闲言碎语,主动帮这个单身男人料理小孩的生活,使这几个没娘的孩子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当儿子埋怨娘不怕别人说闲话时,娘坦荡地说:“哪个人前不讲好,哪个人后不讲歹?你娘在外头被那么多人整,都没整死,还怕人说死。”
娘是感恩的。当儿子考上大学时,娘就要求儿子去同村每一户人家拜谢,但儿子没有去以前对自己不好的人家。可娘是懂得感恩的人,要求儿子要念人家好,不念人家的错。娘说:“念人家的好,你好他好大家好,好上好;念人家的错,你错他错大家错,错上错。”要求儿子必须到同村每一户人家拜谢,包括以前对自己家不好的人家。娘不但是一个善良博大的女性,还是一个看云知天的哲人。
娘是天底下、人世间最普通、最平凡的,同时又是天底下、人世间最伟大、最不凡的,也是最无私、最善良的,也是最坚强、最刚毅的;娘有宽广的胸怀,金子般的心灵,最难用语言来描述娘的崇高。
愿天下的子女们都能理解娘,爱护娘,崇敬娘,孝顺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