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陆文英
“富养己穷养儿”并不是坏事。我总结了身边90后父母最普遍的三个育儿心态。一,“我养的是孩子,不是王子和公主”。如果孩子从小在“自己吃肉父母吃糠咽菜”的环境下成长,长大后不仅不会感恩父母,也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穷养孩子,并非苛待孩子,而是量力而行,让孩子对家庭环境和父母能力有清晰认知。这样的成长环境,孩子们也许成不了“小公主”“小王子”,但大概率能有体谅父母、懂得感恩的健康心态。二,“养个孩子,不要那么苦大仇深”。以前的人不少都是在严肃高压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和父母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一方面,父母在物质上全力满足孩子;另一方面,父母不关心也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物质“过度”与精神“缺位”是一体两面。当父母倾尽全力为孩子付出时,自然会望子成龙。这也与社会高速发展、全民拼命赶路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当90后也成为父母,他们更希望弥补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憾,宁愿给孩子少一点面包,多一点快乐。三,“拜托,爸爸妈妈也是人”。相比于我们的父辈,90后父母更把自己当“人”,而不只是养育孩子的“工具人”,这是他们“佛系带娃”的根本原因。老一辈吐槽90后“没有做父母的样子”,并非90后爸妈有多不负责,只是他们没有给孩子“生活中心”的待遇。可人生本来就很多面,除了是母亲,她还是妻子、是老师、是航天员、是工程师。除了是父亲,他还是丈夫、是警察、是医生、是程序员。成为父母,迎接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应该是快乐美好的事,而不是从一开始就与牺牲、付出、隐忍挂钩。
父母子女亲缘本就像开“盲盒”,我们既不应强求孩子长成我们理想的样子,也不必以“完美父母”的标准苛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