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7
~~~
~~~
~~~ 徐化伟
~~~ 刘绍义
~~~ 王厚明
2023年11月04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吴越王钱镠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建造了石堤,并在堤外埋置了十九行大木柱,称作“滉柱”。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近百年,到宋仁宗赵祯当政时期,这十九行“滉柱”依然树立在那里,于是,有人就向杭州的地方官提出了建议,说:“这些‘滉柱’根本起不到拦水的作用,洪水到来时,照样会淹过‘滉柱’冲向石堤,起挡水作用的是石堤,所以,这些‘滉柱’没什么用。用来作‘滉柱’的木头都是上等的木材,如果把它们取出来,可以获得几万立方米的木材!”杭州太守一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便下令将“滉柱”全部挖出来使用,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些树立了近百年的“滉柱”就被抽取一空;看着堆积如山的上等木材,太守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可是,当第二年汛期到来时,洪水却猛烈地冲向石堤,很快就将石堤冲毁,致使大部分城区被水淹没……人们这才回过味儿来:原来,前人埋置这些“滉柱”的目的,是为了减弱洪水对石堤的冲击,被“滉柱”拦阻之后,洪水的冲击力就大大减少,从而使石堤不至于受到直接的冲击、不至于决堤。取出“滉柱”,的确获得了大量上等的木材,然而,此后洪水年年决堤,为了治理洪涝灾害,政府耗费了亿万银两;取出的那些“滉柱”所换得的钱,与治理洪涝所花费的钱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看来,这个杭州太守数学学得不好,没算明白这个账。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忽必烈调兵十万命大将伯颜为帅出师伐宋,元军攻势凌厉、所向披靡,南宋军队无力应战、节节败退,好在有长江天险,长江水深浪急,元军不知道从何处可以渡江,所以使南宋军队得到了暂时的喘息。然而不久之后,元军就从水较浅的阳罗堡处渡过长江,长江防线瞬间被突破,元军长驱直下,相继攻取了多处战略要地,并于1276年进攻南宋都城临安,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被俘,南宋政府在临安城里举行了和平受降仪式。这次渡江战役给南宋造成了沉重打击,从此以后,南宋政权再也组织不起有效的力量与蒙古兵抗衡了。那么,元军是怎么知道阳罗堡处的水比较浅呢?据《癸辛杂识》一书记载,原因竟然是由于南宋将士贪图小便宜造成的。原来,两军陈兵长江两岸对阵之际,宋军方面见对岸元军的马匹又多又壮,十分羡慕,就起了偷马的念头;南宋方面驻守淮河的将领也很贪心,支持手下的士兵过江盗马,便派了一些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从阳罗堡处涉水过江,到达对岸后,偷偷地将元军的马匹牵走……就这样,宋军士兵每天夜里都过江去盗马,因为元军认为长江水深不可涉、对岸的宋军没办法过来,所以没有丝毫防备,宋军因此屡屡得手。虽然蒙古军队的马匹多得数不过来,但马匹被盗之事还是引起了将士们的注意,于是便加强了巡逻,结果,有一天晚上,几名宋军士兵刚刚接近元军的马厩,就被元军逮了个正着。元军对被俘的宋军士兵严刑拷打,目的只有一个——逼迫他们说出是从什么地方过江的,宋兵受刑不过,只好招了,说:“我们是从阳罗堡过来的……”元军大喜,立即派人前往阳罗堡勘察水况,结果,发现这个地方水很浅、水流也不急,适合大队人马过江。伯颜立即将数万大军集合到阳罗堡,一声令下、全线出击,很快就渡过了长江、攻上了南岸,牢不可破的长江天险就这样被攻破了。

  任何时候,都不要贪图小便宜,那样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为了贪图一点点的利益,却遭受了重大损失,这个教训是深刻的,所谓“贪小便宜吃大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河道里的魏征墓
俭以养廉
驭下的心机
滕州日报荆泉7 2023-11-04 2 2023年1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