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荆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庄的言语祸福
王厚明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年少便颇有才华,以《月赋》闻名。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其才思敏捷,“文名为北朝所重”,但也经历了因言而变的人生起伏。

  南朝宋孝武帝曾赐给谢庄一口宝剑,谢庄把它送给了豫州刺史鲁爽。后来鲁爽兴兵叛乱,兵败被杀。宋孝武帝在一次宴会上向谢庄问起了宝剑的下落。谢庄回答说:“过去我与鲁爽作别之时,私自为陛下作了命他自杀的杜邮之赐。”所谓杜邮,指的是秦昭王赐剑令白起自杀的地方。宋孝武帝听了非常高兴,当时的人把这当作见识深远之言。

  大明五年,谢庄又任侍中,兼任前军将军。有一次宋孝武帝出外巡行,夜晚回到京城,命令打开城门。谢庄留守京城,认为进出宫门的木制的符信有可能虚假,必须有皇帝的墨诏才肯开门。宋孝武帝后来在酒宴上随口讲起这件事时对谢庄说:“你想仿效后汉的郅君章吗?”这个郅君章也曾将外出打猎夜间返回的汉光武帝刘秀拒之门外。面对宋孝武帝带有调侃的质问,回答是不免有沽名钓誉之嫌,回答不是又存在轻怠皇帝之罪,谢庄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帝王训诫和关心社稷的角度说:“我听说蒐猎巡狩有节制,郊天祀神有时令,不能耽溺于田猎玩乐,在前代圣王的训诫中有明确的记载。陛下现在冒着风寒,清晨外出,夜晚方归,恐怕或许有不逞之徒,有意矫诏欺诈,我因此恭敬地等待皇上的手令,才敢打开城门。”

  公元462年,宋孝武帝刘骏的宠妃殷氏病卒,刘骏每日去哭坟,满朝文武也哭声一片地跪在其后,宋孝武帝对哭得神志不清甚至昏厥者,无不一一论哭行赏。身为大才子的谢庄,没有跟风痛哭,而是另辟蹊径,做了一篇马屁文《殷贵妃诔》。宋孝武帝看后如获至宝、奉为经典。这篇文章也使谢庄连升三级。但谢庄万万没有料到,时为东宫太子的刘子业对此却十分反感。原来,谢庄在《殷贵妃诔》中用了“赞轨尧门”的典故。此典语出《汉书》,本意是赞美汉武帝的宠妃赵婕妤的,以此用来附会类比殷贵妃,但多少有些不相宜。因为,赵婕妤生了一个儿子,也是后来继位为汉成帝的刘弗陵。而殷贵妃的儿子刘子鸾,并非宋孝武帝的接班人。太子刘子业认为,谢庄将殷氏比作赵婕妤,而自己的生母又该比作谁呢?这岂不是不把太子和皇后放在眼里。刘骏死后,刘子业继位,怀恨在心的他不但扒了殷贵妃的坟,毁了她的祭祠,连殷贵妃生的刘子鸾,也一杯毒酒鸩杀了。接着,将谢庄缉拿归案,且冷笑着问了一句:“卿昔作《殷贵妃诔》,知有东宫不?”好在刘子业想慢慢折磨谢庄,没有立即杀谢庄的头,只把他关在大牢中。一年后,刘子业被杀后,谢庄才被从狱中释放出来。

  《论语》中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古训,唐代姚崇《口箴》亦有“君子欲讷,吉人寡辞”的劝诫。因为口为福祸之门,“一言可以致福,一言可以致祸”。善言可以斡旋危难、化险为夷,多言不免弄巧成拙、言出祸从。谢庄得在善言,失在多言,可谓尝尽其中滋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7
荆泉
伍子胥与申包胥
宦官中的贤良
发生在西域的“荆轲刺秦王”事件
谢庄的言语祸福
滕州日报荆泉7谢庄的言语祸福 2023-11-16 2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