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南极考察船“雪龙”号驶入“咆哮西风带”

  新华社上海11月21日电 记者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双龙探极”时空信息平台获悉,“雪龙”号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完成物资补给和新队员登船后,继续奔赴南极,日前驶入西风带。

  西风带位于南纬约40度至60度之间,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由于西风环流在广阔的南大洋上空畅通无阻,常年平均有六、七个气旋自西向东移动,致使西风带海域波涛汹涌,被称为“咆哮的西风带”。

  在南极考察队员眼中,西风带是“魔鬼海域”,许多人在这段航程中都有严重的晕船反应。

  “西风带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笔直地围绕地球奔跑,而是像弹簧那样,时紧时松、蜿蜒前进,时而偏南时而偏北。”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全球变化与极地研究所所长丁明虎说,当这根“弹簧”没了力气、又碰巧在前进途中遇到北部的冷空气或南部的暖空气时,冷暖空气就会乘虚而入,在西风带内发起一场对峙。互不相让的冷暖空气发生激烈的碰撞,在西风带内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气旋。气旋内部风雨交加,气温骤升骤降,仿佛大气在“咆哮”。

  “当冷暖空气逐渐耗光了力气,西风带就慢慢恢复了常态。在咆哮的过程中,完成了南部和北部大气冷暖交换和水汽等物质交换,调节了南北地区的能量和物质平衡。”丁明虎说,“南极洲被海洋包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西风带是地球大气环流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南极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气象科学上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南极是地球上的气候敏感地区,大气科学考察是南极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近40年持续不断的观测和研究,我国气象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大气边界层物理和海冰气相互作用、能量平衡过程、臭氧洞形成、南极考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系统、南极大气环流对东亚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4名气象领域的考察队员除完成南极地区常规气象观测业务站的观测和维护任务外,还将通过释放探空气球或无人机、新建自动气象站、测试无人值守的大气环境观测系统等考察手段,获取极地边界层大气垂直结构、南极臭氧洞过程和温室气体等观测资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1版:要闻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城事
   第5版:天下
   第6版:文体
   第7版:荆泉
   第8版:公益广告
5
天下
中国空军运-20赴韩接英雄回家
我国创新能力 排名升至第10位
中国入境旅游 市场加快复苏
严控下泄流量 助力黄河防凌
累计3.1万名缅北电诈犯罪嫌疑人移交我方
中国南极考察船“雪龙”号驶入“咆哮西风带”
国内汽油柴油 价格有所下调
滕州日报天下5中国南极考察船“雪龙”号驶入“咆哮西风带” 2023-11-22 2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