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湉 张健 报道
本报讯 日前,在通往柴胡店镇古薛河驿站的河畔路段,三五游客正在此休闲娱乐。虽已是寒冬,但此处亭台楼榭、青砖黛瓦,处处如画、步步入景。去年以来,柴胡店镇整合资源实施了薛河滨水休闲园项目,通过整治河道、建造亲水亭榭、布设游乐设施、绿化提升等措施,将此地打造成了“天然氧吧+诗意栖住”的“小公园”。这正是该镇积极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集中力量全面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该镇以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为引领,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环境整治示范片区。带动全镇其余各村加大投入、加快提升,新修建道路21条16千米;以“滨水民宿、农家乐、休闲垂钓”为主题建设了薛河滨水休闲园,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3个,建设党建、法治、双拥等主题游园3个,投资48万元新建魏河口袋公园1处、提升5处。林荫停车场3处,增设停车位40余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500盏;投资20万元新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1处、垃圾分类积分超市1个,对垃圾分类主题广场进一步提升,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工程,充分利用上级各级帮扶资金860余万元,全镇40个行政村完成新建、提升完善生活污水配套设施,农户覆盖率80%。农村生活污水得以有效治理,杜绝了村居污水横流现象,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实施环境卫生提升行动。该镇投入各类机械160余台次、人力3千余人次,栽植各类苗木50万余株,打造行道树修剪示范道路5条,新建提升道路节点3个,对322省道刘村段、前黄段进行了彻底整治提升,出动各类机械40余台次,全面清理沿线“三堆五垛”。新建公厕3处,全镇公厕已达到22处。新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2个,新配四分类垃圾桶200余个,购置垃圾清运车36辆,更换大垃圾桶330个,主干道路机械化保洁率达100%,生活垃圾转运站日常管理做到“六清、五无、一有序”。
实施镇容街貌提升行动。该镇打造生态街巷片区2个,包含20条生态街巷。新整修下水道126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76盏。严格实行“门前三包”“路长制”管理制度,通过第三方招聘城管协管员6名。全面清理沿街门头门窗广告,及时维护更换破损广告。组织移动、联通等部门现场办公,整治空中“蜘蛛网”,解决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等现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是群众,群众既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关键参与者、建设者。下一步,柴胡店镇将继续加大力度,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压实网格包保责任,提升村容村貌水平,常态化保持“高颜值”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