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璐
采访王亮,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每一次都能牵动好奇心。1月中旬,再次见到王亮,依然是腼腆的笑容、朴实的话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多年不变的追求:“希望通过一代代数控人的不懈努力,使滕州高端数控机床走向世界前列,也让世界更加认可‘滕州制造’”。
数控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世界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是强化产业链韧性和提高供应链安全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工艺水平关系到国家装备制造水平。2004年,王亮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出校门,进入威达重工工作。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王亮便刻苦学习机床装调知识,从配盘、布线等基础工序学起,不断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行和老师傅请教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在工作之余,通过自学,系统学习了数控专业理论知识,先后掌握了国内外主流数控系统的调试方法及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等技术,逐渐成长为精通设备调试、工艺编程和操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成为数控装调领域的行家里手。
作为新产品设计制造的电气带头人,王亮不满足于仅仅掌握数控装调技术,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项目,其中他参与研发的直线电机系列、FMS柔性生产线系列、五轴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王亮深知,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2021年1月,在省总工会支持下,王亮成立“齐鲁大工匠”创新工作室。他经常带领团队成员进行现场教学,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让团队成员了解问题出在哪、如何去解决,真正掌握问题的处理方法。他先后为公司培养30余名技术工人,其中多数拥有工程师和技师双证,逐渐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话不仅仅是口号,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王亮积极参加省市人大组织的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为人民负责,为政府排忧。“两会”期间,王亮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立足大局,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他撰写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枣庄机床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枣庄市高端化工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扩大电子证件的使用范围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关于治理小区乱停车的建议”“校外培训的治理要疏堵结合”等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纳实施。
20年来,王亮凭着对机械机床的热爱和永不服输的冲劲,从一名普通工人迅速成长为研制我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数控产品的工程师,再到如今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山东省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光荣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他用青春和汗水擦亮了“滕州制造”机床品牌。
王亮正在检测数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