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沛 报道
本报讯 去年以来,我市锚定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坚持“减、增、融、强”四字方针,创新工作机制,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条件,提升教师素质,均衡教育资源,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通过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切实解决城区教师缺、校舍紧张和农村教师多、校舍富余的现象。2022年,全面启动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制定出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意见》,2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障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我市坚持超前谋划,精准发力,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等举措,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其中,统筹推进城区初中优化布局是我市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市通过实施融合发展寻求破局,城区北部、南部初中教育资源实施大整合大融合后,有力推动了城区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我市以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创新学校合作办学模式,集聚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城乡中小学校“一校多区、结对联盟、学区化办学”融合发展模式,全力办好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成立城乡联盟学校41对,设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16个、融合发展体12个,实施结对帮扶、人员交流、研训一体,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行“学区化”办学模式,实施强镇筑基、强校扩优行动,加快镇驻地中心小学、重点学校建设,提升乡村小学办学品质,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23年7月,教育部公布全国第五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名单,确定第五批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我市西岗镇西岗中学荣列其中,成为山东省入选的4所学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