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 文/图
面团塑万象,指尖舞春秋。各色面团在灵巧的指尖飞舞,小竹刀在面团上灵巧点、切、刻、划,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面塑作品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这门神奇的手艺叫“面塑”,至今已经过2000多年传承,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面塑作品背后,是非遗传承人的匠心、坚守和热爱。这一点,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非遗传承人梁军深有体会。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捏泥人,坚持到现在,就是因为热爱。”在梁军的工作室内,除了一张工作台,剩余的地方都被面塑作品所占据:策马扬鞭的将军、婀娜多姿的女子、顽皮可爱的动物……梁军一边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一边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梁军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年轻时的他,没有被大城市的繁华所诱惑,毅然回到滕州,从事艺术教育。2009年,山东省美术高考大改革,开始实行美术联考,梁军的学生拿下了全省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成为名师后的梁军,先后出版了《美院加油站·从自然到画面:梁军色彩静物·转换训练法》等指导美术高考的个人专辑和合辑十余部,指导了无数的孩子考入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成就了他们的艺术梦想。他的手绘插画《“五一口号”与民盟》被民盟中央公众号转载,让读者了解了民盟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关系。他为市政协设计的机关党建品牌LOGO,受到了各界一致好评。
在从事艺术教育的同时,梁军没有放弃对面塑艺术的研究。2020年,梁军耗时五十多天的时间,创作出九组面塑作品“逆行者”,在全国引起轰动,得到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日报、澎湃新闻、山东卫视、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画报、齐鲁周刊等,以及台湾媒体多次报道,还登上山东卫视点击排行榜榜首。2022年,梁军的面塑作品《四大天王》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国际“红地毯”艺术展并获得大奖,得到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李晓驷先生的高度赞誉,这也是中国非遗首次获此大奖。2022年5月,梁军又携带作品代表枣庄赴香港参加国际旅游博览会。
“成为政协委员后,我就一直在想,一定要为社会做点什么。”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号召,积极进行招才引智工作,梁军主动联系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的专家教授来我市调研非遗传承,针对性进行文创设计,使滕州的非遗文创产品屡获省部级大奖,销量也大幅提高。作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梁军带领传承人们把非遗进校园、进企业、进商超、进社区、进警营进行各种公益活动作为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每年组织公益活动一千余场,先后被民盟山东省委和民盟枣庄市委评为基层服务先进个人、优秀盟员等荣誉称号,被民盟枣庄市委评为盟务工作先进个人,被滕州市文明办评为最美志愿者,并当选中国民主同盟山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就是要赓续中华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人才培育,让传承后继有人,是所有非遗传承人的深切期许。”梁军说,“今后,我将创作更多艺术作品,来关注民情民生、反映民呼民意,宣传推介家乡,促进更多非遗项目落地和转化,让这些饱含老祖宗智慧的传统手工技艺真正得到弘扬。”